國內3D打印技術起步晚。但是自3D概念一出,立即受到了熱捧,3D打印技術近年來在國內日趨升溫。據統計,2012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約為10億元,2013年翻了一番達到20億元。但是與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3D打印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內3D打印應用仍主要停留在科研階段,并未實現在工業及個人消費領域大規模推廣。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3D打印應用涉及各個行業,包括消費品及電子、汽車、醫療牙科、航空航天。3D打印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產品原型制造,大幅提升產品開發速度。9月份以來隨著各種3D打印消息發布,攪動了整個3D打印板塊。 拓斯達的主營業務為工業機器人、3D打印與注塑周邊自動化成套裝備、自動化裝配與檢測生產線及系統集成、制造業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等產品的設計、制造和銷售服務。在生產各個設備的過程中,要經常用到激光3D打印技術,國外激光3D打印技術可以生產除發動機和電路外的所有汽車零件,拓斯達公司表示將堅持技術創新,不斷豐富激光3D打印的技術和系列產品。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激光3D打印工作過程中會用到各種激光技術,激光立體成型技術是其中重要環節之一。模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起人羅百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莞3D打印發展如火如荼,前幾年還處于萌芽期,現在發展到幼兒期,3D打印技術產業任重而道遠,如前些年,這些想法還只是在理論研究中:3D打印通過噴射熔融態塑性材料來進行,稱作“熔融沉積造型”,更高級一些的如光固化立體造型將激光射入一系列粉末狀材料之中,對觸及之物進行固化;此外還有選擇性激光燒結,以類似的方式將激光射入樹脂,將各層燒結在一起,使其固化為一個物體。
前不久,東莞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推出了動態3D掃描系統、立等可取的3D個性化定制品、兒童3D打印互動專區、3D打印科普宣傳及私人定制3D造像等服務。其具特色的動態3D掃描系統大大縮短了以往制作3D人像需要保持3分鐘不動的掃描過程,只需0.005秒便可以捕捉好跳躍、旋轉、跑動等動態畫面,隨即得到拍攝人物的3D數據,市民可以選擇制作成專屬影像MV在朋友圈分享或是制作成3D人像留作紀念。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3D打印市場發展趨勢與行業投資研究報告》了解到,四大因素正在驅動行業加速增長。消費級應用開啟,低售價的個人3D打印機快速普及,銷量爆發式增長;工業應用上,技術突破使得采用3D打印技術來直接制造部件和產成品比例快速提升,尤其是在制造金屬產品領域上的應用在加速發展;媒體和社會關注度大幅上升,促進應用市場培育,政府重視度上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核心基礎專利到期,新進入的企業大量增加,特別是面向消費級應用的3D打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