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我國生豬期貨上市的主要阻力:盡管目前上市生豬期貨的利好因素較多,并推動其盡快上市,但是我國養豬業和國外差別較大。而且,當前我國養豬業以及整個社會經濟都處于一
盡管目前上市生豬期貨的利好因素較多,并推動其盡快上市,但是我國養豬業和國外差別較大。而且,當前我國養豬業以及整個社會經濟都處于一個轉型期,各方因素交織在一起,十分復雜。生豬期貨的上市實際阻力要比想象的大。
缺乏發達集中的現貨市場
商品期貨交易中采用現金交割也有一些需要解決的難題。現金交割的核心交割結算基準價的確定,即根據多空雙方預先同意的計算方法,計算出一個公認的交割基準結算價,來核算到期合約的盈虧。有業內人士認為,CME的生豬和活牛期貨采用現金交割之所以比較成功,在于其存在一個發達集中的現貨市場,能夠容易地計算出其指數的實際價值。
目前國內的生豬養殖地域分散,品種多樣,并且不具備成規模的完善的現貨市場,信息不通暢。若采用現金交割,如何科學地計算交割基準結算價將是一個難題。早期的國內期貨市場,曾采用過現金交割與實物交割并行的方式。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生豬期貨是否可以借鑒現金交割與實物交割并行的模式,也值得探討。據了解,大商所曾研究過現金交割,不過得出的結論是,目前中國市場有別于美國市場,生豬期貨全面采用現金交割不太合適。
區域差別較大難以形成統一市場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整體水平雖然較改革開放之初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由于地域、政治等因素影響,區域間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如:2025年4月下旬廣東的毛豬價格在7.4元/公斤,而四川的毛豬價格卻在5元/公斤左右,盡管有品種、成本等因素影響,但差距也不應如此之大,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水平差距較大。
我國各地區域差別較大,自然條件、消費習慣各不相同,豬品種較雜,飼料原料來源廣泛,從業者飼養管理良莠不齊……導致出欄生豬的品質差異較大,難以達到統一指標,即使生豬期貨標的物選定為三元雜交豬,在四川飼養和在廣東、黑龍江飼養,成本、價格、品質都難以趨同,甚至差別較大。這些出欄的生豬就近被各地的屠宰企業收購,收購價格截然不同。因此區域差別導致難以達到統一指標、統一市場。
因為區域發展不平衡,部分地方有關部門出于保護本地市場的目的高舉“地方保護主義”大旗,為外地活豬、豬肉進入本地設置障礙,從而影響到生豬市場的統一和流通。
缺乏市場準入、準出制 跟風現象難得根治
由上文分析可知,我國生豬市場蛛網現象明顯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的小規模養殖戶和業外投機商無條件的進出于生豬市場,行情好時紛紛隨意擴大規模和投資建廠。市場不規范,缺乏市場準入和統一的組織協調。如:假如生豬期貨上市,行情看好時,他們仍可以跟風,隨意擴大規模,最終,生豬市場仍將難逃避大起大落。
豬肉安全狀況堪憂
受疫病、屠宰加工等行業不規范的影響,當前我國各地病死豬、注水肉泛濫,并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市場流通,不僅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還對豬肉消費市場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部分地區豬肉消費市場已經出現萎縮跡象。
信息不對稱 資訊條件差 缺乏科學預測市場走勢的信息
因為我國豬肉消費以當地產、當時、當地消費為主,所以不僅導致區域差別較大,市場不統一,而且還導致養殖者普遍只關注當地的生豬市場、產業的變化。在信息的獲得上又處于弱勢,缺乏縱覽全局的資訊信息,從而導致對行情的判斷、走勢預測不夠全面準確。
雖然目前我國是生豬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但我國推出生豬期貨后所遇到的技術等問題能否及時解決,交易所對相關企業的宣傳和培育是否能夠有效及時,是影響該品種活躍度的最直接影響因素。從我國期貨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和企業套期保值的必要性角度考慮,生豬期貨上市后一定會起到發現價格、規避風險的效果,但具體活躍程度現無法預測。
業內人士認為,上市生豬期貨不僅僅是新增一個品種的問題,更意味著國內期貨市場能否將國際上已成功交易的畜產品期貨引進中國。
更多生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生豬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