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電器】誰是三千檔位最好用的掃地機?云鯨、科沃斯、石頭年度大戰!:三千元檔的掃地機器人是各品牌主銷走量的機型,今天我將對三款今年大熱的機型進行對比體驗,以方便大家選購產品,它們分別是云鯨J5、科
三千元檔的掃地機器人是各品牌主銷走量的機型,今天我將對三款今年大熱的機型進行對比體驗,以方便大家選購產品,它們分別是云鯨J5、科沃斯T50 Pro、石頭P20 Pro,為行文方便,介紹按云鯨、科沃斯、石頭的順序,部分內容使用品牌名稱代替該機型,我們開始!
嗨~大家好,我是飛帆飛帆,一個什么都喜歡研究、裝修過幾套房子以及兩千平米辦公室的家電數碼愛好者。
我相信沒有完美的產品,它最少有1個維度會讓部分用戶覺得是缺點,如何把產品的優缺點展示給大家,確定它是否適合你,是我分享的目的。
無論廣告還是個人體驗,努力保證體驗真實、客觀是基本原則,希望大家共同監督!
掃地機器人不停升級,升級啥?
解決清掃覆蓋率,能掃到更多的邊邊角角、照顧到更多家具、特殊的空間,就是升級的方向。
咱們實在點,不去講各家都有啥技術、參數提升了多少,直接看實測對比。

體驗全部使用各家AI托管系統,分別是云鯨的鯨靈托管、科沃斯的AI智能托管、石頭的AI省心模式。

覆蓋清掃設置了4個點進行對比,兩個側邊與兩個中間,都是比較寬的垃圾,以此看看拖布外擴、清掃軌跡覆蓋率上是否會有遺漏。

在智能模式下,云鯨清掃沒有遺漏,但沒有按地板安裝方向清掃。

在智能模式下,科沃斯4處垃圾清掃干凈沒有遺漏,按地板安裝方向清掃。

在智能模式下,石頭4處垃圾清掃干凈沒有遺漏,橫豎向分別清掃了一次。
接下來,我們看幾個重點。

針對邊緣把邊刷伸出去是一個好主意,但伸出去一個,中間自然就有縫隙,就會產生漏掃問題,只是看大家漏掃情況差異了,以上是漏掃情況展示。
一目了然,我就不點評了。
雖然通過清掃軌跡覆蓋的方式可以在后續清掃遺漏的部分,但如果是顆粒垃圾,就可能在二次清掃被觸碰彈開,有遺漏風險。

陽角與陰角是長期難題了,掃地機器人因為大多為圓形的原因,清掃上難以完全覆蓋,因此現在都通過外擴拖布、邊刷的方式來實現深度覆蓋(也叫做仿生機械臂),那各家這方面效果如何?

云鯨只有拖布外擴沒有邊刷外擴,在陽角的清掃上還行。

科沃斯拖布與邊刷都有外擴功能,陽角的清掃效果很好。

石頭拖布與邊刷都有外擴功能,陽角的清掃效果也很不錯。

陰角的清潔,就能看出軟硬件上的差異了。
云鯨邊刷沒法外擴,因此角角位置完全無法清理,即使拖地部分云鯨做了一個后撤動作進行補充,但也依舊是有遺漏。

科沃斯的邊刷外擴完全覆蓋了角落的打掃,而且在邊角位置還專門做了約1秒的停頓讓邊刷充分工作(邊角集塵最多)。拖布在轉身完成后,也專門極限的伸出來清潔了邊角,細節很到位。

石頭的邊刷外擴也覆蓋到了角落,拖布也在轉身后伸出來去清潔邊角了,但就沒有科沃斯的停頓細節。

接著,我們體驗一下極限通過性,三款產品的三圍如上。
高度上,最矮的科沃斯8.1CM,與其他兩款差別2CM以上;寬度上,三款差異都不大。
那寬度的通過性體驗上,按照最寬的云鯨左右各加1CM的37.5CM寬度來進行。

首先是35.5CM寬的云鯨,沒通過。

35.2CM寬的科沃斯,順利通過。

跟科沃斯一樣35.2CM寬的石頭,沒通過。

接著看超窄特殊空間的清掃情況,電視柜旁邊我放了一臺C2劃船機,會有這么一小塊縫隙,非常考驗掃地機的導航能力,在之前測試過的那么多掃地機里面普遍情況是:
最弱的區域1都進不去;
好一點的進入區域1;
最好的1、2都清掃干凈。

這是三臺機器對該區域的清潔情況。
云鯨進入了區域1;
科沃斯進入了區域1跟2,并且進行了比較深度的重復清潔;
石頭進入了1跟2,但進入2 的深度并沒有到底;
這里涉及到掃地機的兩個知識:
第一個是雷達與算法。
硬件上雷達的精度高低,可以探測的最近距離,決定了掃地機可以對邊緣有多靠近;
軟件上算法的設計特點,在探測出障礙物邊緣距離后,算法設計距離多少距離停止前進,更早停止碰撞少,但清掃覆蓋率差,更晚停止碰撞幾率大,但清掃覆蓋率高;
說白了,就是掃地機軟硬件結合的能力。
第二個是底盤設計。
圓形掃地機器人的底盤大多都不是圓心設計,清掃與掉頭是需要一定空間的,雷達在探測時,空間不夠就不會深入了,也因此三臺機器,在靈活度上,科沃斯>石頭>云鯨。

緊接著是U型的椅子腿,類似的空間在家里其實挺多,這里使用宜家沙發波昂做體驗。
波昂其實很有代表性,即是另一種形式陰陽角的結合,也需掃地機精準的判斷是啥東西,之前大部分掃地機都會判斷為門檻類別,會想辦法跨過去,結果就卡住了,這環節非常考驗軟硬件結合的水準。

首先是云鯨,很好的完成了波昂椅子腿的清掃,識別準確。

其次是科沃斯,同樣也很好的完成了,識別也很準確。

石頭把椅子腿判斷成了門檻,直接杠上去了。

隨后是超矮空間的通過性,這次換成宜家斯佳蒙,這款底部后方空間最矮,凈高12CM,左右側邊會略高一些,12-14CM呈斜線往前遞增。
以往體驗v,最差的掃地機只能從最前方進入;中等的可以進入左右兩邊;最好的可以從后方出入。

最高10.7CM的云鯨,沒有通過12CM的椅子后方,只能走左右兩邊。

最矮8.1CM的科沃斯,左右兩邊正常通過,也順利通過12CM的椅子后方。

高度10.3CM的石頭,沒有通過12CM的椅子后方。
這里補充一個知識點,為啥云鯨跟石頭頂部有個小碉堡,而科沃斯沒有:
云鯨/石頭頂部的小碉堡是LDS雷達,用來與前置雷達配合規劃路線與避障使用,而科沃斯則是使用內嵌式雷達,讓整個空間矮了許多;
云鯨/石頭采用的是業內傳統做法,技術成熟成本不高,缺點是比較高;科沃斯的屬于獨家設計,成本高,優點就是夠矮。
能進入更矮的空間,代表家里的沙發底、床底、儲物架底等位置都有了清潔的可能,掃地機器人一寸薄一寸強,能做到又薄又是旗艦的產品極少。

最后是避障體驗,都2024年了,就沒有采用較大物品來做體驗了,這次是常見的鞋子、線、地毯、小物件等常見物品。
注意,避障體驗有一定的隨機性,本次只代表我手上三臺產品以及當時的體驗情況,僅做參考。

云鯨,出去時候還好,回來的時候碰到了三腳架。

科沃斯,來回都很完美,而且過程也沒有停下來掃描的動作,很干脆。

石頭出去的時候還好,回來的時候就直接碰地墊跟閃光燈了。
硬件上,前置內嵌雷達可以掃描到更低矮的物品,這是頂部雷達做不到的優勢。
接著采用電源線團進行體驗,這其實也很考驗產品的避障能力。

先是云鯨,沒識別出來,直接壓上去了。

科沃斯識別出線團,并緊貼著不規則線團做了清潔,好幾次都輕輕觸碰到線,但又沒有壓上去,非常極端的清掃間隔。

石頭也識別出線團了,與科沃斯極端的清掃間隔不同,石頭相對會保持一定的距離進行清潔,當然也會留下一些空間被遺漏。

本章小結
清掃覆蓋率,差異主要是以下兩個方向:
決定這兩個方向的硬件與算法細節,很少有廠家在PPT上宣傳,實際體驗下來,這三臺產品都有各自的性格。
云鯨保守,邊緣控制保守,避障識別還行,各種邊緣、特殊空間進入能力尚可;
科沃斯技高大膽,邊緣控制非常靠近,避障一流,各種邊緣、低矮空間、特殊空間進入能力一流,藝高人膽大;
石頭,中規中矩,邊緣控制表現還行,避障識別還行,各種邊緣、特殊空間進入能力也還行,求穩典范;
掃地機洗地機大家都在吹自己的全鏈路消毒,總結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
銀離子模塊:模塊放凈水箱內,銀離子水有抑菌效果,凈水開始到拖布到地面再到回收的污水箱,銀離子水都覆蓋到了,部分機器需要額外購買;
熱水洗拖布+熱風烘干:這兩個都使用到了巴氏消毒的原理,沒錯就是牛奶的那個巴氏消毒,巴氏消毒常見兩種方式(源百度),恰好與目前掃地機熱水洗拖布與熱風烘干提供的溫度與時間重合,因此也實現了滅菌效果。

清潔液:清潔液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一般的產品使用清潔液,作用是軟化拖布、潔凈地板,但并無消毒作用;好一點的使用洗衣液類型的清潔液,采用的是洗滌液標準;最好的使用國標消毒級清潔液,有99.999%的消毒效果。
其次,清潔液自動添加模塊佷重要,是真的高配置,畢竟國標級消毒液兌水是有精準的配比的,手動添加多了少了都不好。
抑菌材料:在塵盒、風道、塵袋等模塊使用抑菌材料,這已經是業界通用做法,就沒有哪個大廠不用的。
從有用與成本上來說:
自動投放+國標消毒級清潔液最優先;
銀離子模塊其次;
熱水洗+熱風烘干、抑菌材料在旗艦都是標配,所以無需擔心。

三款產品我做了個簡單匯總,大家看一下。
硬件配置上,科沃斯最好,云鯨次之,石頭相對弱一些。
清潔液的配置上,科沃斯國標消字號最好,云鯨次之。

科沃斯是國標級的消字號產品,云鯨的應該是類似洗衣液級別的清潔劑。
全鏈路消毒方面,最好的是科沃斯,云鯨次之,石頭再次之。
基站底盤是維護環節中最麻煩的地方,需要取出清潔、還需要跪著低頭伸手,所以自清潔能力越強越好,可取出部分越多越好。

三款產品基站的底部如上圖,底部接水盆大家都有,差異主要兩點:
科沃斯與石頭采用主動式拖布清潔模塊(主動旋轉,能清潔拖布與底盤),云鯨的還是被動式清潔盤;
只有科沃斯的前臺階板可以拆下來清潔。

實際自清潔效果體驗,在抹布與底盤上都撒上醬油。

一次自清潔后,底盤情況如上:
云鯨底盤與上層清潔盤都有一定的醬油污漬,比較均勻;
科沃斯底盤與上層主動清洗模塊比較干凈,但底盤中間位置低洼處有污水殘留;
石頭底盤與主動清洗盤都留下明顯污漬。
三家都沒有誰做得特別優秀,好在底盤一個月處理一次就行,非要排序,科沃斯>云鯨=石頭。

熱水洗后的拖布,因為三家推拖布顏色各不同,照片上很難看出差異,但主動/被動清潔盤的不同還是有效果差異的,抹布干凈度上科沃斯>云鯨>石頭。

雖然基本都有自動集塵了,但掃地機上的塵盒時間長了還是會有殘留,濾網也需要清理,上圖是進行了大量體驗后塵盒殘留情況。
云鯨沒有集塵,所以垃圾都在里面了,但面粉似乎都在濾網上了;科沃斯殘留了少量的面粉;石頭的塵盒最干凈;
注意,這不是代表石頭就最好,注意看右邊的濾網,石頭的最大,通過塵盒的風量有優勢,因此塵盒會被吸得更干凈,這是原因之一。

三款塵盒,只有科沃斯專門安裝多一層過濾海綿,加上本來最小的濾網,能通過塵盒的風量就變小了,因此科沃斯有點殘留就正常了。

添加這層海綿的好處是,濾網被堵塞的情況大大減輕了,濾網清潔的間隔拉長了,的壽命也更長了,通過上圖可以看出,科沃斯濾網內的面粉是最少的。
到底誰最好呢?我個人偏向科沃斯,因為清理海綿比清理濾網方便。
但總的來說,科沃斯能加大一點濾網面積,同時保留海綿濾網,又或者,石頭增加一層海綿過濾,應該才是最優選吧?

覺得云鯨清理塵盒麻煩的,云鯨也提供了月拋塵袋可以使用,每個月花十來塊減少清理塵盒的苦惱,一年也就一百多的成本。
本章小結
護理方面涉及的內容非常多,非常考驗廠家的經驗,我個人體驗來說,整體舒適度順序是科沃斯>云鯨>石頭。
如果特別在意消毒的,科沃斯絕對的勝出,自動添加清潔液并使用國字號消毒液非常有用,母嬰家庭、寵物家庭對這個要非常看重。
三款產品使用一段時間,給我的感受頗多,尤其是我媽也使用了一陣子,結合她的意見我簡單講講。

這是三家軟件首頁,我都有過三個品牌之前的產品,這里針對性說兩點:
一是剛連接的產品放最前端,科沃斯與石頭做到了,而云鯨第一頁是已經送人的J4,第二頁是J3,J5在第三頁,每次打開APP都需要滑動兩次才到J5,我媽第一次用不清楚有這個講究,一直告訴我壞了...建議云鯨可以優化一下。
二是多產品頁面,排版上云鯨跟科沃斯的展現方式比較舒服,石頭的感覺不夠大氣但使用更清晰。

APP設置項上,之前吐槽過某品牌大量英文的問題,目前三家都比較注意了,挺好。

外觀上,因為經常需要加水倒水,沒有蓋子的科沃斯一拿就走,少一個掀/蓋蓋子的動作舒服不少,科沃斯更高的機身取污水放凈水也更輕松一些。
從嵌入式隱藏安裝在柜子里面,科沃斯的也更方便,而其他兩款雖然矮但要預留上蓋打開空間。

售后服務方面,有兩個點要講。
質保時間,大家都是兩年。
服務細節上:
云鯨除了2年質保沒說更多了;
科沃斯,70家線下維修點+重點地區上門調試服務+7*24小時15秒在線響應(含AI)+使用疑問可在APP中客服視頻在線指導+保內免費雙向京東取送;
石頭,7*16小時15秒在線響應+保內免費雙向順豐取送+收貨后24小時內維修寄出+維修后無論質保期保90天;
從價值上,科沃斯與石頭維修雙向免運費取送非常不錯,兩家客服在線時間也值得表揚;如果在重點地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科沃斯的70家線下維修點+上門調試服務就更有價值,尤其是上門調試,給家里老人、朋友送掃地機就可以讓工作人員上門調試了,真的方便。
整體服務上,科沃斯=石頭>云鯨。

價格上,目前云鯨與科沃斯都是3499元,石頭貴100元,石頭選配的銀離子模塊59塊并不貴,但沒有自動添加清潔液是硬傷;
清潔覆蓋力上,科沃斯最好,石頭又比云鯨好一些些;
使用便利性、舒適度上,科沃斯最好,石頭與云鯨相當;
消毒能力上科沃斯最突出,沒有備選;
外觀上,云鯨與石頭類似,都是圓潤小巧,科沃斯方正科技感;
至于怎么選,相信大家看完后心中有了自己的答案,那今天就到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