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鋼鐵市場發展分析: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不會被淘汰,目前只是處于發展周期中的間歇性調整。 對于2025年鋼材價格的預判,2025年是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不會被淘汰,目前只是處于發展周期中的間歇性調整。
對于2025年鋼材價格的預判,2025年是鋼鐵供應和需求兩端的重要轉折年,而2025年將會繼續維持供需端雙降的趨勢,因此價格的走勢就取決于供需兩段下降的速度如何。
2月17日,商務部召開發布會,通報2025年1月份我國商務運行情況。商務部發言人表示,鋼鐵產能過剩是個全球性問題,中國鋼鐵業總體產能增長的態勢基本得到遏制,市場競爭和環境壓力等自發調節機制已促使一部分產能退出。

鋼鐵產能過剩是個全球性問題,中國政府和業界始終高度重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化解過剩產能的工作,經過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
雖然粗鋼產量有所下降,但是不足以抵消需求的下降,鋼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鋼鐵行業陷入全面虧損境地。
截至2月17日,34家上市鋼企共有30家預告年度業績,其中首虧的高達17家,即有一半的上市鋼企由盈轉虧。此外,全年增虧的有韶鋼松山和八一鋼鐵2家,扭虧的僅有山東鋼鐵和凌鋼股份2家。
其中,酒鋼宏興去年預虧69.6億元,位列上市鋼企預虧額之首。
去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供需失衡嚴重等因素影響,鋼鐵價格持續下行,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鋼材售價與成本嚴重倒掛,自有礦山成本優勢漸失、運輸物流成本較高、人民幣貶值造成的匯兌損失等,多種因素綜合導致了經營效益大幅下滑。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鋼鐵業經濟效益大幅下降,國內大中型鋼企實現利潤總額為虧損645.34億元,而上年為盈利225.89億元;另外,目前我國粗鋼產能約為12億噸,按照2025年產量測算產能利用率不足67%。
鋼鐵、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產能仍在持續釋放,然而全球經濟復蘇遲緩,需求下滑仍是行業面臨的嚴峻問題,鋼鐵行業能否好轉更多地要看供給側收縮的情況。
2025年是中國鋼鐵涅槃的開始,隨著近年來國內鋼材需求下滑,中國鋼企的鋼材出口量呈增長趨勢,相關國家對我國鋼鐵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也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