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年,隨著汽車產銷量的快速攀升,汽車消費環境正在發生著迅速的變化,傳統的銷售模式被打破。
2013年,汽車產銷量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并成功跨過2000萬輛大關,被外界稱為汽車的“暖冬年”,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新車銷售利潤正持續走低,經銷商利潤不斷萎縮,庫存壓力高居不下,與此同時一些原本陌生的名詞比如汽車金融,線上銷售等開始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熟知。2013年,天貓在“雙11”期間共賣出1.07萬輛汽車,而除了天貓、京東等購物類網站外,在汽車之家、易車、搜狐汽車等垂直類和門戶網站舉辦的“雙11”汽車訂購總量達16.8萬輛,總成交金額超過235億。
“線上營銷早十年前就有了,但是當時很不成熟,如今我們看到天貓、京東的網上賣車,實際上是線上銷售迎來的第二波發展,而如今這種業務模式正在逐漸趨于成熟。”羅蘭貝格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汽車行業合伙人張君毅在接受蓋世汽車網采訪時表示,“在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以4S店作為主流的銷售渠道,但是這種單一的營銷模式是不具有可持續性的,更多銷售模式的涌現,并逐漸挑戰4S店的傳統的地位將成為必然。”

根據AutoTraderGroup的一項市場調研,如今消費者花11小時或更多的時間在網上做研究,花3.5小時網下購買汽車,這包括了到經銷商的路上時間。大眾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通過網絡來了解汽車產品的各種性能、顏色、價格等,并進一步發展到通過網絡下訂單購車,但是線上購車這種模式是否會取代傳統的汽車銷售模式尚存爭議,畢竟在很多人看來汽車還是需要通過實際的體驗駕乘后才能做出是否購買的決定,此外還有維修保養以及售后服務仍然需要在線下完成。但是隨著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更多創新性的營銷方式在未來或可期。
了解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0-2015年汽車重型汽車配件市場發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由中國民生銀行與德勤聯合發布的《2012汽車金融報告》研究表明,汽車生產環節只創造了約30%的利潤,而流通和售后服務環節卻能帶來約70%的利潤。而汽車金融服務將在這70%的利潤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上汽、廣汽、一汽、東風、奇瑞等國內車企相繼成立了汽車金融公司,而這些金融公司往往以低門檻,易申請,快審批的操作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不過中國汽車消費金融市場占有率相比起國外發達國家還是有很大差距,據悉目前汽車金融在部分地區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5%—20%,但是相比起如美國,汽車金融在地區的滲透率有近70%而言還存在著巨大的提升空間。“在國外通過貸款及其他金融方式買車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然而在國內卻還不普遍,滲透率不到20%。但是我們也看到最近幾年汽車金融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而隨著國內消費者的日益成熟,汽車金融市場正在迎來一個發展的春天,特別是會受到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喜愛,國家在這方面也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并提出了產融結合的口號。”2013年年底中國汽車產業金融協同創新平臺成立,這一平臺的成立旨在探討中國汽車產業金融協同創新模式,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資本、產業與金融協同發展。這個平臺的建立也將把以前不被納入汽車金融主流視野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吸引進來,為零部件企業在產品設計、企業合作、品牌建設上提供更多具有接續性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