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首詩的“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边@兩句表達了詩人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引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姜尚,八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個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出自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行路難三首(其一)。
節選如下: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如下:
閑暇時坐在溪邊垂釣,忽然又夢見乘船從白日邊經過。行路艱難,行路艱難,岔路這么多,今后要去哪?總會有乘風破浪的那一天,掛起高帆渡過茫茫大海。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可是入京后,他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
作品賞析
這首詩一共十二句,八十四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百度百科——行路難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