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中國成立以來吉林省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日前成功截流,吉林省西部地區灌溉面積在原有43萬畝基礎上驟增到285萬畝,預計增產糧食30多億斤,這標志著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項目建設邁上新臺階。
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截至目前,規劃的10大工程29個項目中,25個已開工建設,加上另外4個在建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累計到位資金85.6億元。
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吉林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將全省糧食總產量從目前的500億斤提高、穩定在600億斤的水平上,使每年商品糧調出量從近年的200億斤提高到300億斤。根據規劃,吉林省將實施水利、鹽堿地改造、農業機械化、良種研發、生態保障等工程,總投資達260億元。
一年多來,吉林的諸多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引嫩入白”工程累計完成投資9億元;白沙灘渠首泵站及52.4公里輸水總干渠全部完成并通水;洋沙泡引水閘主體工程基本完成;13公里輸水總干渠襯砌工程已完成;五家子干渠土方完成95%;城市供水管線已鋪設10公里。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大安灌區累計完成投資3億元,西部土地整理工程累計完成投資7億元。全程農業機械化示范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0.6億元,已建成示范基地200萬畝。
吉林在組織實施引水工程和土地整理項目過程中,堅持“以水為先,以水定地”的原則,實現項目之間的有效銜接,使項目建成一片、達效一片。吉林西部所有的項目區將全部建成“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農業生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