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全民食鹽加碘知識:摘要:食鹽知識入門特點分類篇:詳細介紹了全民食鹽加碘的由來、是不是全民都缺碘、全民食鹽加碘的負面影響,方面的有關知識。
我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全民食鹽加碘

全民食鹽加碘的由來
上世紀80代以前,人們對于缺碘的危害局限于甲狀腺腫和克汀病,防治的措施是在病區供應加碘食鹽或碘油。上世紀80代以后發現,在人的碘營養狀況還沒有達到地方性碘缺乏病流行的嚴重程度的情況下(兒童尿碘含量50-100微克/升,甲狀腺腫患病率在5-20%之間),兒童的智力發育就已經受到危害,只有補足了碘才能確保嬰幼兒的正常腦發育。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將地方性碘缺乏病區的標準修訂為7-14歲學生中甲狀腺腫患病率大于5%。為解決廣泛存在的碘缺乏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呼吁全民食鹽加碘。從1995起,我國開始實施全民食鹽加碘。十后,我國7-14歲學生的甲狀腺腫大率由平均20.4%降低到5%以下,在占人口90%以上的合格加碘食鹽覆蓋地區,完全消滅了克汀病的發生,過去隱性缺碘地區新出生兒童的平均智商提高了約11-12個智商點。
是不是全民都缺碘
碘缺乏病是一種地球化學性疾病,這就是說它的分布是符合碘的地球化學規律的,并不遵循政府的行政區劃,也不是按照食鹽的生產、運輸與銷售渠道分布的。
從省一級的范圍來看,除上海外全國每個省市都有碘缺乏病流行,但是這不意味著除上海外所有省市的居民都是缺碘的,每個省內都有缺碘、碘正常和相對高碘的區域。從縣一級的水平看,以河北省為例,面積為2000平方公里的一個縣,在沿海鹽漬化地區可能是高碘地區;在華北平原上,全縣都不缺碘;同樣面積的一個縣如果在太行山區,在山間盆地的鄉和在山前沖積扇上的鄉不缺碘,但在山坡上的鄉可能嚴重缺碘。
在每戶人家固定吃自己地里生長的糧食的情況下,即使在一個村子里,不同人家碘的攝入水平差別也是很大的。也就是這樣一個原因,即使在碘缺乏病的病村內,也只是或多或少的人會患碘缺乏病。
全民食鹽加碘的負面影響
全民食鹽加碘的負面影響有這樣一些:
(1)中國至少有一半人口是不需要食鹽加碘的,對于這些人食鹽加碘是一種浪費。
(2)中國有3000-5000萬人生活在碘的攝入量已經過量的地區,有些人已經患有高碘性甲狀腺腫。理論上,加碘食鹽會加重危害。
(3)全民食鹽加碘后一段時間內,有些地區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有所升高;高碘攝入對高碘甲狀腺腫、高碘甲亢、高碘致甲減的患病率的影響,高碘攝入對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和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影響需要研究。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就如同中醫里面的陰陽一樣,互相依存互根互用,我們需要看的是陰陽的主要方面。正如同世界衛生組織在1994所聲明的:“全民食鹽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的主要公共衛生措施。”“對于處于碘缺乏病危害和缺碘狀態的15億多人(全球)來說,他們從全民食鹽加碘中所帶來的益處,與少數人因攝碘過多而造成的危險相比是不可同而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