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最有名的佛教寺院_蕪湖佛教寺院盤點:蕪湖五大著名佛寺名單如下:烏霞寺、鏡湖區(qū)廣濟寺、能仁寺(安徽省蕪湖市)、白馬禪寺(安徽省蕪湖市)、三圣古寺、寶蓮寺(安徽省蕪湖市
蕪湖五大著名佛寺名單如下:烏霞寺、鏡湖區(qū)廣濟寺、能仁寺(安徽省蕪湖市)、白馬禪寺(安徽省蕪湖市)、三圣古寺、寶蓮寺(安徽省蕪湖市)、觀音寺(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qū))、佛光寺(安徽省蕪湖市)、古溪庵、大乘禪寺(安徽省蕪湖市),下面請看榜單詳細內容。
廣濟寺于唐乾寧年間(894—898)興建。舊時凡朝九華山者,必先于此尊請“地藏利成金印”之后再去九華山,故其又有“小九華”之稱,為佛教朝拜圣地,歷來香火旺盛。廣濟寺與普濟寺、能仁寺、吉祥寺并稱為安徽四大名寺,而以廣濟寺為首。1983年,該寺被國務院確立為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查看詳細
能仁寺位于蕪湖城東,舊稱南唐古城院。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名承天院,政和元年改名“能仁寺”。明永樂年間和天順七年、清雍正二年、乾隆十八年、嘉慶八年均修茸過。咸豐年間毀于兵火。光緒元年重建,改為關帝廟。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改名關岳廟,共祀關羽、岳飛神像。據傳南唐時期寺內有《水陸會記》碑,后來有晉代大將王敦的夢日亭以及宋真宗御書閣等古跡。現遺址位于原勝利電影院和蕪湖第二中學所在地。查看詳細

烏霞寺,又名烏鴉洞庵、五霞寺。該寺建于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是北宋林學家陳翥著書立說的書舍。嘉祐六年(1061年)陳翥逝世后,世人為紀念他,將書舍改為“烏霞洞庵”。庵為磚瓦結構,兩進11間,跨度13米,寬11米,面積為300多平方米,有佛像和僧人,后遭兵燹而成瓦礫。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地方募化集資重建。民國36年(1947年)夏,縣國民兵團伐木燒庵,前殿幸免,后殿被付之一炬,現壁間碑刻兩塊尚存。1984年就被列入省級重點保護寺廟。查看詳細
白馬禪寺,地處蕪湖近郊的白馬山上,始于明代成化年間,曾是蕪湖古八景之一。一千多年來,蕪湖古八景之一的白馬禪寺、白馬洞天,曾吸引過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今新建的白馬寺緊靠原址,其中的大雄寶殿高達15米,占地300多平方米,殿內塑釋迦牟尼金身,兩邊十八羅漢、普賢、文殊菩薩全部用香樟木雕塑而成;背面南海觀音塑像,周圍塑有百余尊菩薩。查看詳細
蕪湖市三圣古寺,位于白馬山南麓。相傳北宋年間,有三位和尚行至白馬山時,路遇電閃雷鳴,在觀音菩薩的保佑下得以安然無恙。當地百姓得知后,便在他們躲雨的地方蓋了一座寺廟,起名為“三圣寺”。原古寺已不復存在,現為上世紀90年代復建寺廟。“三圣古寺”每月兩次的廟會來自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合肥、蕪湖、鎮(zhèn)江、臺灣等海內外香客、游客及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前來燒香拜佛,香火旺盛。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