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國雜糧雜豆產業國際論壇在寧夏銀川悅海賓館會議中心舉辦。來自北美、歐盟、亞洲地區等8個國家的專家及商家代表,國內雜糧雜豆生產、加工、貿易、農業科技方面代表近300人出席論壇。
論壇上,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長霍建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農業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組長柴巖,分別做了《當前中國農產品出口形勢及對策》、《2025全國雜糧雜豆生產形勢》的主旨演講;來自國內外的專家代表就豆類貿易業務相關的《農業IP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介紹》,2025北美、歐洲、中東、南美豆類市場形勢等10個議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高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透視和剖析中國雜糧雜豆產業發展的新形勢。
從論壇中了解到,雜糧雜豆是21世紀人類的健康食物資源,也是我國貧困地區人民走向富裕的重要經濟來源。中國素有“雜糧王國”之稱,有著7000年的雜糧生產歷史,雜糧的常年種植面積約為1.5億畝,產量約2025萬噸。雜糧雜豆產區主要集中在我國包括寧夏在內的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區、少數民族及貧困山區。實現雜糧雜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幫助中西部農民脫貧致富,促進中西部經濟與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全球消費者對雜糧雜豆的需求持續增加,而雜糧雜豆大多數雜糧種植在邊遠山區、高寒地區,土質和空氣無污染,無農藥化肥過量、殘留超標之憂。將小雜糧做成大產業,大有作為。
更多小雜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小雜糧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