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提出,下半年要著力促進汽車工業的結構調整,加快推進汽車企業間的兼并重組,繼續完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這句話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似乎下半年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就會進入實質階段,“并購、破產”暴風雨突然就近在咫尺了。
當然,關于產業整合之說,并非新鮮話題,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有行業人士開始預言整個行業將出現整合,“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生存法則,不會對任何一個行業開特殊之門,但與此同時,一些原本很小的“魚”,卻在短期內突飛猛進,一晃眼成了準備“吃大魚的可畏后生”。
沒有哪個企業愿意被兼并或關門,這也在情理之中。但最令處于兼并臨界點上的企業焦心的,是這次結構調整中沒有提及兼并重組的達標條件,這樣一來,只要到達臨界點,就有被重組掉的可能,而扭轉這種悲劇的時間,還剩了下不到半年的幾月時間。
關于兼并重組,李毅中透露,“工信部正在擬定一個關于推動工業領域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的方案,下一步將用法律、經濟、技術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動這項工作。”——盡管金融危機似乎今年沒蹭著中國的汽車行業,但是不代表結構調整的重任就可以延后進行,而“法律、必要的行政手段”似乎也在表達著政府改變產業結構的決心。
早在此之前,眾多矛頭都已指向汽車產業:生產企業太多太雜、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如果再往深來看,這種產業結構已經造成了資源重復建設、浪費,但畢竟汽車企業投入巨大,一旦進入行業并能運行,誰愿意把它們關掉,如果關掉,那么多員工又何去何從?
“今年下半年產業結構調整將進入實質階段”,這次是否動真格了?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