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由農業部農藥檢定所主辦的“農藥風險評估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葉紀明在會上強調,要立足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產品貿易和保護環境三個方面的需要,集聚強有力的科研隊伍,確保該項目的順利實施。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計劃處副處長陳彥賓參加了啟動儀式并發表講話,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魏啟文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通過該項目的研究和實施,要基本建立起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農藥健康風險評估、環境風險評估綜合配套技術體系,構建一個農藥風險評估技術創新平臺,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形成一支專業團隊,為開展農藥風險管理,提高農藥管理水平提供強有力支撐。
會議明確了項目研究的任務:即補充完善風險評估所需的試驗技術,建立農藥危害評估技術,研究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膳食暴露、職業暴露、環境暴露模型,建立職業暴露場景、環境場景以及風險評估基礎數據庫,建立職業暴露評估、重點環境保護目標風險評估程序,研制高毒高風險農藥綜合信息采集軟件、信息監管數據庫和綜合信息管理分析系統。
據悉,該項目的執行時間為2025年—2025年,是于近期通過財政部立項審批的公益性科研項目。為確保項目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會議成立了項目辦公室和4個課題組,主持單位為農業部農藥檢定所,作為項目的參與單位,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等7家科研院所的相關科研代表也參加了啟動儀式。
(宋修偉)
更多農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農藥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