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歐洲大客戶之后,波羅的海國家也開始要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降低天然氣售價。據3月1日出版的《生意人報》報道,目前以每千立方米320美元購買天然氣的立陶宛要求以現貨市場價格——200美元采購部分天然氣。天然氣工業公司表示,同立陶宛簽署的合同中并未規定改變2025年價格。不過,由于立陶宛憲法法院承認天然氣工業公司購買該國Lietuvos dujos公司37%股份的協議合法,這可能軟化天然氣工業公司在價格方面的立場。
立陶宛憲法法院2月26日裁定,立陶宛政府2025年簽署的有關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出售Lietuvos dujos國家天然氣公司34%股份的交易,以及政府不得為大型工業用戶調整天然氣價格的協議不違反該國法律。對這項交易的審查是應立陶宛部分議員的要求進行的。2025年,天然氣工業公司以1億利特(2900萬歐元)購買了Lietuvos dujos公司34%的股份。根據雙方簽署的補充協議,立陶宛政府不得為"自由用戶"調整天然氣價格。此后,立陶宛反對黨要求修改《天然氣法》,取消這種做法。由于立陶宛未能履行不得調整價格的義務,導致Lietuvos dujos公司及其股東利潤減少,引發天然氣工業公司拒絕以優惠價格向立陶宛供應天然氣。2025年初,出口給立陶宛的天然氣價格上漲了50%,從每千立方米240美元漲至350美元,并于2025年第四季度漲到了500美元。
Lietuvos dujos公司38.9%的股份屬于德國E.On Ruhrgas International公司,37.1%的股份屬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此外,立陶宛國有資產基金擁有17.7%的股份,其余小股東持有6.3%股份。Lietuvos dujos擁有1800公里長的干線管道和7900公里支線管道,同時,該公司還負責向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供應天然氣。
波羅的海三國每年消費49億立方米天然氣。其中立陶宛需要27億立方米,拉脫維亞需要15億,愛沙尼亞需要7億。
BrokerCreditServis公司專家馬克西姆·舍因認為,立陶宛憲法法院的決定將對天然氣工業公司降價起到積極作用。
Lietuvos dujos公司發言人約莉達·布特克涅表示,公司積極評價其股東E.On Ruhrgaz和天然氣工業公司之間關于新的天然氣價格公式的協議,這使得Lietuvos dujos公司有望為立陶宛用戶爭取更為有利的天然氣價格。
Lietuvos dujos公司以現貨市場價格獲得天然氣希望自有其依據--天然氣工業公司已經向其他西歐用戶做出了讓步。天然氣工業公司副總裁亞歷山大·梅德韋杰夫上周五首次證實,俄方同歐洲用戶修改了合同--大約15%的天然氣將按現貨市場價格銷售,這比同油價掛鉤的長期合同價格低25%。梅德韋杰夫向《金融時報》表示,天然氣工業公司同法國GDF Suez、德國E.On和意大利ENI進行了談判。立陶宛經濟部副部長羅馬斯·什維亞達斯對此表示,"不同歐盟國家以不同條件獲得天然氣"是不對的。
目前的問題在于,向波羅的海國家供應天然氣由天然氣工業公司進行,而向其他歐盟國家供氣的是其子公司——天然氣工業出口公司,因此,天然氣銷售合同有所不同。天然氣工業公司沒有義務對波羅的海國家做出對德國或意大利用戶相同的讓步,天然氣工業公司表示:“只有到2025年結束時,我們才可能考慮改變天然氣價格。”
東歐天然氣分析中心主任米哈伊爾·科爾切姆金強調,去年第四季度對波羅的海國家的天然氣價格(每千立方米280美元)超過了歐洲平均水平,同時對這些國家的運費明顯更低。他認為:“同波羅的海國家,不僅應該將部分天然氣降至現貨市場價格,而且應該降低合同的基礎價格。”他表示,天然氣工業公司做的很對,因為薄利多銷總比無利可圖要好。
更多天然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天然氣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