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20日正式啟動“中國白酒金三角”建設以來,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年時間。盡管在這個“金三角”的地域范圍內,成都并未被列入其中。
但作為同樣具有悠久白酒歷史文化的成都,不僅擁有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水井坊,還有被譽為“中國酒源”基地之稱的邛崍“釀酒經濟帶”。
顯然,在四川省這一重大產業發展舉措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四川省白酒千億產業計劃添磚加瓦,是成都酒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那么,成都酒業究竟將怎樣融入其中?
“我們已跑遍了邛崍、崇州、大邑等分布有白酒企業的地方,力求全面了解他們對企業發展的想法和打算,目前正在探索和研究具體措施。”7月22日上午,成都市經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我們希望在調研中找到真正推進成都白酒產業發展的動力,使其成為全市又一個快速發展的工業經濟增長極。”
現實基礎與產業優勢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成都白酒歷來就在川酒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漫長的酒文化歷史傳承中具有不可復制的基礎和優勢。但是放眼四川全省,成都的白酒工業基礎與“金三角”的幾個重要支撐點相比,確實還有很大的距離。僅僅宜賓,去年白酒產業就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
據了解,2025年成都規模以上白酒企業34戶,實現銷收入29.61億元,實現增加值10.95億元,實現利稅10.86億元,共產白酒7.41萬千升,占全省白酒產量的4.75%。
該市白酒生產企業比較集中地區為邛崍、大邑、崇州,突出的企業只有“六朵金花”之一的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資產26.28億元,實現收入17.06億元,實現利稅9.11億元。白酒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是邛崍,這里有規模以上白酒企業20戶,擁有資產24億元,實現收入15.2億元,實現利稅6.2億元,共產白酒5.8萬千升。
不過,成都發展白酒產業也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首先,釀酒的自然優勢十分突出,作為邛崍所處的地理位置,在全國范圍都是屬于比較適宜釀酒的主要區域之一,而且具有不可比擬的獨特水質、氣候和土壤條件等地域資源。同時,成都釀酒的歷史也十分悠久,白酒文化底蘊深厚,產業根基比較牢固。
邛崍釀酒,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2025多年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邛崍就有了釀酒的記載,并孕育出“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的千古佳話。水井坊也素有“中國白酒第一坊”之稱,其窖池歷經元、明、清三代,穿越歷史600余年。同時,成都的釀造工藝十分精湛,擁有一批國家級、省級白酒評委和高中級技術隊伍,這是提升白酒品質、發展高端白酒的強力支撐。此外,成都市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擁有資產50.28億元,從業人員達8000多人。
初步構想四年破百億
顯而易見,成都發展白酒產業的獨特優勢不可復制。
“按照‘全域成都’的規劃布局,將實行‘一區一主業’,邛崍的原酒馳名全國,因此成都在邛崍專門規劃了邛酒工業園。”成都市經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在這個園區內,投資達20億元的四川金六福酒業公司的白酒基地目前已開始投產;投資達1.5億元的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枝江大曲釀酒項目、投資達1億元的上海市神仙酒業有限公司的‘川谷坊’項目等,已有10多個都進入到緊張的施工建設階段。”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已進入邛崍的知名酒廠,除了金六福之外,還有山西杏花村、河南杜康酒業、重慶詩仙太白、山東生力源、江西章貢等10多家。
作為在談的項目名單中,中糧集團酒業項目、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豐隆集團酒業項目、河南仰韶酒業、安徽口子窖酒業集團、河北衡水老白干酒業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酒業集團、濟南趵突泉釀酒有限責任公司、湖北稻花香集團、成都全興集團公司等10余個重大項目,也被邛崍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緊緊鎖定。
這是成都有關方面對白酒產業發展方面的初步構想:2025年,白酒產量達20萬千升,實現銷售收入38億元;2025年,白酒產量達25萬千升,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2025年,白酒產量達35萬千升,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2025年,白酒產量達55萬千升,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
其實,正式確定這一目標也無妨,畢竟有方向才有目標,有目標才有動力。
不過,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市場經濟已經越來越成熟,“筑巢引鳳”的發展思路固然是推動成都白酒產業發展的一大重要推動力,但如何才能做到“引得來,留得住,做得強”,恐怕這才是成都有關方面值得深思的關鍵。
更多白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白酒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