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總部最新發布《有關信用卡套現問題答記者問》中稱,央行正會同銀監會研究制訂《銀行卡管理條例》,完善銀行卡管理法律框架,并在研究將持卡人套現行為記入個人征信系統。
屆時持卡人非法套現的不良行為將可能被記入個人征信系統,直接影響其個人信用記錄。一旦持卡人的套現行為被發現并列入信用報告“黑名單”,會嚴重影響其信用記錄,今后向銀行借貸資金也將非常困難。個人信用記錄的污點會影響到持卡人的一生,因為上了銀行的“黑名單”后,包括房貸在內的諸多申請都將難以審批成功。
記者注意到,目前信用卡套現行為主要是通過POS機套現和利用網上支付工具套現,還有部分通過循環套現或利用分期付款額度套現。
早在去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文,兩高就對信用卡套現案件的定罪和處罰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據了解,目前,中國銀聯已建立起“風險信息共享系統”,各商業銀行也紛紛建立起自身的風險監控系統。發卡機構一旦發現存在套現行為的信用卡,將立即采取止付措施,同時將持卡人信息報送至中國銀聯,以實現不良持卡人信息共享。
央行上??偛勘硎荆酉聛韺⒙鋵嶃y行卡賬戶實名制度和特約商戶實名制,建立健全對特約商戶的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控制度。
而銀行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來狠抓信用卡套現問題。一位銀行人士表示,如果同一持卡人大量辦卡,并且每個月都非常規律地充分利用免息期和授信額度,這樣的持卡人就較為可疑,銀行會重點關注。而特約商戶銀行賬戶資金頻繁大量轉入個人結算賬戶也是一類可疑情況。同時,銀行對批發、咨詢、中介、公益類等低扣率、零扣率特約商戶也會特別關注,這些群體最易發生非法套現。
更多銀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銀行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