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我們做“十二五”規劃的時候也做了回顧,我們現在2025年以后的紡紗設備已經達到了70%,到2025年,2025年以后可能超過25%,相應的從節能減排角度,自然很多會進行落后淘汰。第三個,區域發展。我覺得我們區域發展,我們看了一下“十一五”期間區域發展還是非常明顯,中部地區投資增長應該是28%,西部23%,西部基礎比較小,總體來說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在今日舉辦的中紡圓桌論壇2025年會上,介紹了我國棉紡織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取得的成就。朱北娜介紹稱,“十一五”期間我國棉紡織行業工業總產值比“十五”期間增加140%,利潤增長38%,出口交貨值增長33%。作為基礎性行業,棉紡織行業對下游,包括針織服裝和家紡所做的貢獻,針織服裝為35%,25%用在家紡,其他用在梭織。
另外,棉紡織行業“十一五”期間區域發展非常明顯,中部地區投資增長達28%,西部為23%,增長趨勢非常明顯。
第一個,我想談一下我們經濟指標完全企業化。“十一五”期間我們很好地完成了,工業總產值比“十五”期間增加140%,利潤增長38%,出口交貨值增長33%。第二個,想說一下我們對產業的貢獻。第一個貢獻,我們作為基礎性行業,對下游,包括針織服裝和家紡所做的貢獻。按照國家發改委電話會議的數據顯示,我們今年的棉花生產,棉花擁有量應該是1100萬噸,加上化纖是1050萬噸,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的針織服裝35%,還有25%用在家紡,其他的用在梭織。
另外,我們做了一個測算,給職工提高的工資應該比“十一五”末大概工資提高了350億左右,對棉農收入性增長也到了300億,這是第二個貢獻。第三個,對我們競爭力這一塊,出口大概是增長了84%,紡織品出口增長了60%,所以說棉紡織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做了很好的貢獻。
我在說“十二五”的時候,我想先說一下。第一,棉花漲到3萬5,這是沒有的事。第二,2900萬噸這個事,可能對下一步的判斷,我有點想法。
我再說一個剛才世濱說的化纖用量,現在這個用量來說,我覺得因為你剛才說有同志說的幾點,這個用量來說,我昨天晚上也在跟他講我們在核對用量,他剛才講用到1200到1300,但從我們這兒來說應該不只這個數。紗線國家統計局到今年年底會達到2700萬噸,但我們的原料只有2100萬噸左右,下游還沒人認領,他說用到那個數,大家都沒用,都到哪去了?我想先說這個。
另外一個可持續發展這一塊,一個我們要做節能減排,在今年到明年期間,行業的紡紗和織布用電水平標準在全國推開。還有一個和印染協會要做的減少PV用量這一塊。另外還有一個勞動生產率,“十一五”期間勞動生產率從20萬提高到49萬,這一塊棉紡還是進一步提升。第四個,要做好原料的調研和預測工作,對我們的持續發展應該是非常有作用。
作為“十二五”,因為我經常跟朱會長匯報,首先要做好兩個市場的資源判斷。我們在做“十一五”的時候有一個判斷,我們現在制造占43%,剛才聽了歐瑞康的CEO講到對國際的分析,我非常認同,金磚四國以后發展的潛力非常大,我們覺得我們應該做好這個市場。第二個,科技發展這一塊,協會發布了科技綱要,我看了一下,對棉紡這一塊應該有很多應該繼續做的,一個是加工技術創新,還有設備工藝技術創新,還有質量和監測的創新,還有淘汰落后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