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七號運載火箭介紹_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性能數據: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一院)為總體研制單位研制的新型液體燃料運載火箭。長征七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一院)為總體研制單位研制的新型液體燃料運載火箭。長征七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采用“兩級半”構型,箭體總長53.1米,芯級直徑3.35米,捆綁4個直徑2.25米的助推器。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低于14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5.5噸。
研制背景
2020年前中國將發射大量各種軌道的航天器,對運載火箭尤其是中型運載火箭的需求比較旺盛,中國已經立項研制了CZ-5、CZ-6、CZ-7運載火箭,其中的長征七號(CZ-7)運載火箭是為滿足載人航天工程發射貨運飛船的迫切需求而優先發展的中型運載火箭。
長征七號火箭的最早原型是長征二號F/H型,即利用長征二號F型的成熟技術,在大體不變的情況下換成新研制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即換發型(H型)。在同一時間上,研制的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也分為大、中、小三型,其中3.35米直徑的中型與長征二號H型有一定的技術和用途重疊性。最后決定研制一種新型中型火箭,其綜合長征二號的成熟技術又同時運用長征五號的新技術,并賦予新的編號“長征七號”。
研制原則
以滿足載人航天工程后續任務要求的CZ-7為基本型,論證中型火箭其他構型的方案。
以基本型為基礎,通過調整助推器個數或種類和增加上面級三子級實現中型火箭的系列化。如:后續型號從二級半發展成三級半(CZ-734型),從全煤發動機發展成上面級為氫氧級(CZ-720(HO)型)等等。
充分繼承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和在役運載火箭的已有研制成果;所有構型使用的液體發動機均基于中國已有或正在研制的液氧煤油和液氫液氧發動機;固體助推器基于正在研制的120噸推力的固體發動機。如:CZ-7繼承了CZ-2F型的成熟技術,液氧煤油發動機采用與CZ-5使用同型號的YF-100發動機和CZ-6使用的同型號的YF-115發動機。
優先發展的構型之間運載能力梯度合理,基本滿足未來中型有效載荷的不同任務的發射需求。長征七號的運力區間從1噸到15噸,軌道覆蓋從LEO、SSO、GTO、GEO等不同軌道。
為滿足大量的中等運力發射需求,所發展的構型應滿足經濟性要求,努力降低發射成本。如:CZ-2的推進劑為有毒肼類燃料,CZ-7的推進劑為無毒煤油,價格僅為前者的三十分之一。
YF-100
長征七號四個助推器,每個使用一臺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單擺);火箭芯一級使用兩臺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雙擺)。
性能參數:
YF-100采用分級燃燒循環,富氧預燃。
地面推力:1199.19千牛 (122.3噸)
地面比沖:2942.0米/秒(300秒)
真空推力:1339.48千牛 (136.7噸)
真空比沖:3286.2米/秒(335秒)
液氧流量:296.39千克/秒
煤油流量:113.31千克/秒
總流量:409.70千克/秒
混合比:2.6
噴口面積:1.406平方米
噴口直徑:1.338米
噴管面積比:35
推力調節:65%~100%
長度:3米
干重:1.9噸
助推器試車(167秒):第一次(于2013年11月13日完成),第二次(于2013年12月17日完成)

芯一級試車(188秒):第一次(于2014年4月19日完成),第二次(于2014年6月16日完成)
YF-115
長征七號火箭芯二級由四臺YF-115 發動機組成,其中兩臺不擺動,兩臺雙擺。
性能參數:
分級燃燒循環,富氧預燃。
地面推力:150千牛(15.3噸)
真空推力:180千牛(18.37噸)
真空比沖:3349米/秒(342秒)
燃燒室壓力:12Mpa
混合比:2.5
噴管出口直徑:946mm
高度:2325mm
噴管面積比:88
推力調節范圍:80%至100%
混合比調節范圍:±8%
循環方式:補燃循環
研制時間:2002年至2014年
芯二級試車:第一次(于2014年8月29日完成)
發射場
文昌衛星發射場于2009年9月14日開工建設,在這之前文昌市政府聯合相關單位專門成立了“文昌航天發射場”辦公室,征用了16000畝土地用于發射場的建設,市區距離發射場只有30來公里。
文昌新建航天發射場有“五大理由”:一是地理位置優越;二是大型運載火箭可以海上運輸;三是沿海與內陸相結合;四是高低緯度相結合;五是各種射向范圍相結合。
發射工位
文昌發射場建有兩個發射工位,長征五號使用的是101工位,長征七號使用的則是201工位。
發射平臺
長征七號發射平臺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15所和519廠安裝調試,“長七”發射平臺主體結構長26米,寬23米,高8.7米。
美聯社北京6月26日報道,太空計劃當局說,這一飛船返回艙在廣闊的內蒙古草原上著陸,使得中國可以如期在今年(2016年)晚些時候把第二個空間站送入軌道。
新研發的長征七號火箭昨天成功發射,被視作在使用更安全和更環保的燃料方面取得了突破。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6月26日報道,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長征七號火箭從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該運載火箭將繞地飛行13圈,其搭載的飛船返回艙定于周日在內蒙古的沙漠中著陸。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成為中國衛星計劃的主力運載火箭。其運載能力達13.5噸,是原有運載火箭的1.5倍。
埃菲社6月25日報道,中國25日成功發射了可用作該國未來空間站太空艙運輸工具的長征七號火箭。長征七號火箭總長53米,重達597噸,火箭燃料由液氧和煤油混合構成,比此前使用的燃料更清潔。中國科學家花費了8年時間研制該火箭,在其設計和制造過程中還使用了3D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