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餅又叫籽餅、石子餅,因而餅上遍布疤痕而得名。疤餅是哪里的小吃?疤餅是山西朔州著名風味小吃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應是繁峙疤餅,將碾薄的面餅放在爐鏊中已經加熱的石子上,慢火烤熟,熟后的圓餅呈金黃色,面皮上均勻地布滿圓形小坑,形成凸凹不平的疤痕,其味香甜,其質酥脆,為別具一格的風味餅食。這種松脆酥香的疤餅,食用方便,易于消化,產婦吃后既多產乳汁,又增加食量,滋補身體。
疤餅怎么做
食材:
精面粉3500克,芝麻油800克,雞蛋350克,白糖700克,蘇打粉10克。
做法:
1、鍋內加適量的清水、白糖、芝麻油、蘇打粉混合,燒至90-100℃時倒入盆內,加蛋液攪拌均勻,加入面粉和成面團,搓成條,摘成劑子(每500克分成6個),按扁,搟成厚0.2厘米、直徑20厘米的圓餅。
2、鍋內放入黃豆大小的特制瓷砂預熱,然后鏟出一些瓷砂,放入搟好的餅,再把鏟出的瓷砂壓蓋在餅上,烤熟即可。
疤餅的歷史
疤餅應該算是山西最古老的風味小吃之一,因傳承遠古烹飪技術,被專家稱為“活化石”,同時因其深厚悠久的民俗傳統(tǒng),又被譽為“遠古華夏第一餅”。
在山西很多地方都有一古老的風俗,孩子做滿月,外戚家或親朋好友總是提一包崩脆的“疤餅”前去祝賀。這種松脆酥香的疤餅,食用方便,易于消化,非常適合產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