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迦諾國際電影節(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瑞士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在世界影壇上也是歷史較長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該電影節得到瑞士政府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組織的支持和資助。每年7月和8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電影節規定,世界各國參加該電影節的影片,必須在電影節舉行的前一年內完成,并尚未在瑞士公映過。
獎項介紹
洛迦諾電影節每年七八月間在瑞士風光旖旎的小城洛迦諾舉辦,是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與卡羅維發利電影節同為世界上第四悠久的電影節,位居威尼斯電影節、莫斯科電影節與戛納電影節之后。威尼斯電影節前主席馬克·穆勒曾經贊譽過,“洛迦諾電影節是歐洲電影節中的王子。”而該電影節也是最早發掘中國新電影并且與第五代導演結下深厚淵源的國際電影節。洛迦諾電影節的獎項以前主要為“金帆獎”(大獎)、“銀帆獎”(二等獎);現設“金豹獎”(最佳影片)、“銀豹獎”和“銅豹獎”、“榮譽金豹獎”(終身成就獎)、“評委會特別獎”等獎項。
華人相關
獲獎
王兵執導的《方繡英》是第六部獲得金豹獎的華語片,在此之前有李紅旗執導的《寒假》(2010)、郭小櫓執導的《中國姑娘》(2009)、王朔執導的《我是你爸爸》(2000)、呂樂執導的《趙先生》(1998)以及香港導演羅卓瑤執導的《秋月》(1993)
評審
(截止2015年,主競賽單元)
歷年華人評委會主席:許鞍華(2006)
歷年華人評委會成員:張藝謀(1997)呂樂(1999)張元(2000)余力為(2004)蔡明亮(2005)刁亦男(2014)
其他介紹
華語電影最早出現在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是陳凱歌導演的《黃土地》。《黃土地》獲得了那年的銀豹獎,也讓西方觀眾了解了文革后的中國新電影。后來田壯壯導演也有作品在這里獲獎,張元的《北京雜種》也在洛迦諾電影節首映,呂樂的《趙先生》,王朔的《我是你爸爸》都曾獲得過最高榮譽“金豹獎”。而陳果導演的《細路祥》,劉冰鑒導演的《男男女女》都曾在洛迦諾電影節引起了很好的反響。盛志民導演的《浮生》,彭韜導演的《血禪》也都從洛迦諾載譽榮歸。
著名導演賈樟柯曾任第6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評委,并回顧放映《站臺》。而華人導演的宗師侯孝賢在同屆電影節上喜獲終身成就獎——榮譽金豹獎。
瑞士當地時間2015年8月15日21點,第68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舉行了隆重的頒獎禮。畢贛導演的電影《路邊野餐》一舉斬獲“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新導演獎以及本次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兩項大獎。影片年內將在國內各院線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