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新聞聯播》頭條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亞信峰會后,于5月22日主持召開了上海外國專家座談會,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等5人作為行業代表進行了主題發言,計葵生從加強金融風險控制的同時,應積極鼓勵金融創新等角度,對中國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計葵生在座談會中表示,中國必須創新,而創新需要勇氣和包容。“我堅信中國將有機會在未來十年中引領世界金融創新。我堅信5年內,紐約、倫敦的金融精英將高度關注中國如何在互聯網金融新世界開展最佳的創新實踐。”
據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13-2014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研究年度報告顯示中國引領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契機在于實體經濟的巨大融資需求沒有被滿足,個人和中小企業融資難,以及銀行需要通過將大量的資產實現證券化、提高資本配置效率來服務新的產業。而對于門檻居高不下的高收益金融產品,亦很難惠及普通大眾。目前,依托于一個年輕、且對高新技術很在行的人群,國內已經建立起了強有力的科技和電子商務支柱體系。這些因素使得在中國能夠發展起比其他任何國家更高效、低成本、快速的新的直接的資本配置體系。中國將有機會利用科學技術創造一個多層次的、線上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金融得以利用互聯網方式惠及投融資兩端。

此前,計葵生曾向透露一個在Lufax平臺的運營中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他說,該平臺的投資者多在北京、江蘇、上海、廣東,占40%-50%;融資多在泉州、溫州及西部等地。透過lufax平臺,資金從一線城市向發展較快的城市中小企業轉移,體現了互聯網金融普惠的基礎要義。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陸金所并非唯一個例,事實上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進一步互聯網化與移動化,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都將擁有更大的舞臺,以其公平與透明的特性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減少交易成本,并利用其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改進服務效率,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可獲得性,使邊遠貧困地區、小微企業和社會低收入人群能夠獲得價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使得人人享有平等融資投資權。互聯網金融對于推進金融體系的擴大化、平民化和人性化的意義將被充分挖掘,對實現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陸金所是平安集團互聯網金融戰略的重要部署,經過2年的發展,陸金所P2P投資服務的交易規模在2013年1年間增長超過20倍,成交量穩居行業前列。近日,美國最大的P2P研究機構LendAcademy公布了一份的“中國最重要的P2P公司”,陸金所榜上有名,報告更稱,陸金所的線上交易服務目前已位列全球三甲,并且是這個星球上增長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