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健康服務業”大概念,并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力爭到2020年,把健康服務業的總規模從現在的2萬億元提高到到8萬億元以上。此項政策對醫院服務、健康護理類醫療器械等眾多“非藥類”子行業構成利好,將引導產業和個人醫療消費由“治療型”藥品消費向“健康型”保健消費延伸。
移動醫療產業熱度正在升溫,那些將大筆資金投向健康相關的移動設備和應用的人們相信,他們能夠創造奇跡,不僅能夠大大降低衛生保健的成本,同時還能為用戶提供更好地服務。

移動醫療產業不僅僅是被賦予醫生和護工能夠遠程監控病人情況的能力,簡化大量治療效力數據的收集工作,移動醫療產業的目標是,在提升病人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治療成本。
參看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7年醫療影像診斷設備市場運營格局剖析與投資潛力評估報告》
新興市場已經開始進行多項試驗,新型移動設備和應用的出現,正在緩解那些經費不足且設備老舊的診所和醫院所面臨的壓力。不過,因移動醫療產業崛起而受益最多的并非新興國家,而是美國。由于效率低下,美國每年的醫療系統開支達到2.8萬億美元。充滿激情的創業者們改變了醫療保健的前景。
移動醫療市場可以被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產品是,通過應用和電器設備對佩戴者的身體適能進行監測,近日360推出一款針對兒童的“360兒童衛士”手環。有意思的是,百度方面也不甘示弱,幾乎在同一時間上線百度可穿戴設備網站,并推出咕咚手環和inWatchOne智能手表。他們在腕帶和其他可穿戴電子設備中安裝各類芯片,讓用戶能夠在街上行走或者在健身房揮汗如雨時,利用這些設備記錄自己的體能表現和卡路里消耗量。
第二類產品是,將身體狀況將病人的身體狀況與醫療系統相連的其他應用和設備。比如,上月,谷歌宣布正在開發一款隱形眼鏡,該眼鏡內有微小無線芯片和傳感器,能夠檢測并傳輸糖尿病患者淚液中的血糖水平。而蘋果則在去年12月獲得了嵌入式心率監測儀專利。
健康類應用或許能夠幫助人們保持鍛煉計劃,并適時的讓人們更加健康。但是就短期來看,這些應用并不會對醫療系統產生較大影響,或許也不會讓眾多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研究公司IMSHealth表示,在GooglePlay應用商店里,健康醫療相關的應用數目超過3.3萬項,在這些應用的總下載量中,15%來自5款應用,其中有兩款還是卡路里計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