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地自行車品牌排行榜】依托全網大數據,根據山地自行車品牌知名度、品牌實力、口碑評價以及銷量人氣評選出的山地自行車品牌(排名不分先后):Santa Cruz、TREK 崔克、Specialized、Giant 捷安特、Merida 美利達、Yeti 雪人、SCOTT、Nicolai 尼古拉、Litespeed、Cannondale、Xds 喜德盛、B’TWIN 迪卡儂、Trinx 千里達、FOREVER 永久、Phoenix 鳳凰、如果您正在查詢山地自行車什么牌子好?本山地自行車品牌排名榜單僅供您作為借鑒參考。
TOP.1
Santa Cruz美國
Santa Cruz是美國頂級山地車品牌,創立于1993年,車友給它起了個綽號三條褲子。雖然是后起之秀,Santa Cruz一直活躍在世界一線山地車賽事中,其冠名車隊Santa Cruz Syndicate是速降世界杯賽冠軍領獎臺的???,Santa Cruz的VPP懸掛系統是公認最優秀的后避震系統之一。 Santa Cruz的車型完全為賽事而生,根據不同的山地車賽事開發了不同避震行程的車型,避震行程從100-220mm不等,硬尾到軟尾,完整涵蓋了所有品類的山地車型。避震行程并非越長越高端,一般來說,避震系統行程越長,整車重量也越大,根據不同的烈度需要選擇合適的車型才最明智。比如從高坡往下沖的速降(DH)賽事就需要200mm以上的避震行程才能起到良好的緩沖作用,堅固性也很重要,重量倒是其次的;林道(Trail)越野賽只需120mm的避震行程即可很好應對,行程太長反而影響踩踏效率;普通愛
1評分93人氣29868 TOP.2
TREK 崔克美國
誰能想到美國最大的自行車廠商TREK居然起源于一個農村谷倉,經過四十多年發展,TREK成為世界自行車龍頭企業,擁有全球最大的經銷商網絡,崔克能生產最頂級的賽車,同時也開發出不少適合大眾購買的車型,每款車型都影響著自行車的技術走勢。 TREK的看家本領是OCLV (最適度的緊壓、低空洞的縮寫)碳纖維技術,衍生出的OCLV Mountain是專為山地車打造的碳纖維。眾所周知碳纖維的拉伸強度很高,但剪斷強度低,發生碰撞時,強度甚至比不上鋁合金。在亂石林立的郊外,磕碰摔車難以避免,抗摔性差可以說是碳纖維車架的痛點。OCLV Mountain使用不同的復合材料堆疊,讓車架具備更好的彈性,在撞擊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負載能力,在容易發生撞擊的部位表面還搭載了碳裝甲,這是一種彈性保護層,讓抗撞擊性能有成倍的提高。 TREK命名規則為車型+數字,
2評分92人氣13737 TOP.3
Specialized美國
Specialized創立于1974年,世界自行車龍頭企業,英文原意為專業,由于LOGO圖標是閃電的形狀,國內車友多稱其為閃電。經??锤黝愖孕熊囐愂碌能囉岩欢▽τ∮蠸-WORKS標志的戰車格外眼熟。S-WORKS是Specialized Works的縮寫,意為專業作品,是專為職業車手打造的神兵利器,拿下過幾乎所有有分量的自行車賽事冠軍。Specialized產品線齊全,從入門到專業車型都有布局。 硬尾車型結構簡單工藝成熟,堅固的車身耐用且踩踏效率高,適合大部分車友,國際大牌的入門車型同價位上套件配置上往往不如國內品牌,顯得性價比低,不過在焊接工藝、材料技術、車架幾何、品控措施等方面,大品牌自有其優勢,售后保障也更到位。 值得強調的是,對于兩三千元以上的車型來說,對騎行感受影響最大的是車架而不是套件配置,三千元價位段的PITCH系列和四千元以上價位段的

3評分92人氣15605 TOP.4
Giant 捷安特臺灣
Giant捷安特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車廠商,捷安特可不單純是靠走量取勝,能做到今天的規模,與其世界一流的研發、工藝、品控以及全產業鏈整合能力分不開。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捷安特是國際一線品牌中最有性價比的,在萬元價位內捷安特是不得不考慮品牌。 捷安特車型眾多,命名規則也讓人摸不清頭腦,總的來說,數字越小,定位越高;如果有Advanced、Pro、SL的標識,則更進一步。舉個例子,入門級車型使用三位數,Rincon 800比RINCON 820配置更高,但依然是一個檔次的;旗艦級車型使用個位數,Glory 0比Glory 1配置更高,如果是XTC Advanced SL0這樣超長的命名,尾數極小,那基本上是旗艦中的旗艦了。 硬尾車型中,ATX是最經典的入門車型,定位于混合路面,使用捷安特引以為傲的Aluxx鋁合金技術打造,相比普通的6061鋁合金強度高出30%,捷安特的焊接工藝和
4評分89人氣14227 TOP.5
Merida 美利達臺灣
美利達集團于1972年創立于中國臺灣,與捷安特并稱臺灣雙雄,是中國第二大的自行車制造企業。其自行車定位也與捷安特針鋒相對,猶如麥當勞與肯德基,專賣店也時常開在一塊。2001年起,美利達在德國司圖加設立研發中心,吹響了美利達進軍高端市場的號角。2002年代便已出現在頂級的國際賽場上,其冠名車隊MMBT(Multivan Merida Biking Team)如今已是一支老牌勁旅,戰績輝煌,堪稱近十年來最強的職業登山車隊之一。 美利達自行車過去常常被車友調侃為重型坦克達,一來是夸它堅固耐用,二來是吐槽其重量往往比同行大,顯得比較笨重。不過這種情況這些年來已經得到很大改善,焊接工藝有了質的提高,車架設計明顯自信起來,不再依靠焊接處的補片來提升強度,得以有效減重。此外,平焊工藝的加入也使得焊縫平整美觀。 其碳纖維材料技術與管材技術
5評分88人氣12018 TOP.6
Yeti 雪人美國
YETI創立于1985年,在山地車愛好者心中卻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誕生之初便是各大山地賽事領獎臺的常客,但公司命途多舛,90年代被兩次收購,直到2001年被YETI的前員工買回,得以重新崛起。YETI是軟尾山地車專業戶,其Switch專利懸掛系統相比Santa Cruz的VPP懸掛系統有過之無不及。 軟尾車最大的難度在于解決避震系統對踩踏剛性的負面影響,YETI的Switch避震系統和Santa Cruz的VPP避震系統原理上較為相似,是一種改良的虛擬轉點設計,也是用踩踏時鏈條對后輪的拉扯力限制避震系統工作,踩踏力度越大,對避震系統的限制就越強,因此獲得很好的踩踏剛性。但實現的方式不同,YETI創新之處在于使用了與頂級避震內膽廠家FOX合作開發的Switch Infinity轉點裝置來代替笨重的連桿結構,轉動更加自由和靈敏。 得益于更加自由的Switch Infinity轉點裝置,Switch避震系統工
6評分87人氣22305 TOP.7
SCOTT美國
Scott品牌1958年成立于美國,是個不務正業的公司,折騰滑雪杖起家,在70年代造起了摩托,后來又搞起了自行車,然后便一發不可收拾。無論是公路車的環法賽場,還是頂級山地車賽事,Scott車隊均取得十分優異的成績。Scott的輕量化技術在業內首屈一指,多次打破最輕車架記錄。 Scott產品定位中高端,入門產品價格都在萬元以上,尾綴為Worldcup的是Scott山地賽車中的旗艦競賽版本,售價常常突破七八萬元,Scott敢于如此定價與其優異的賽事成績是分不開的,旗下車手尼諾舒爾特是山地車賽事多年的霸主,尼諾戰車自然也備受追捧。 Scale系列是Scott旗下的傳奇硬尾車型,大神尼諾用這款車型統治XC賽事,Scott獨有的HMX碳纖維技術以輕量化和舒適性著稱。雖然沒有后避震,但其SDS后叉吸震技術可以起到吸附高頻震動的能力,這對硬尾車型來說是個很大的加分項
7評分87人氣7965 TOP.8
Nicolai 尼古拉德國
Nicolai尼古拉被譽為山地車中的勞斯萊斯,以奢華的手工制造名揚世界,它將鋁合金材料做到了極致,每輛尼古拉自行車都是值得收藏的經典。其整齊劃一的精美的焊縫,各CNC部件的完美契合,是強迫癥患者的一劑良藥。憑借出色的設計,其軟尾車架結構十幾年來一直被許多大廠沿用。 尼古拉的車架具有很高辨識度,在關鍵部位皆有焊接精美的補強片,整齊的魚鱗焊縫不僅無需遮掩,反而成為車架的裝飾。車架后三角上大量采用抗彎折性能出色的方型管材,充滿力量感。尼古拉另一大特色是能搭載獨家的PINION傳動系統,PINION傳動系統使用皮帶與中置變速箱的組合來取代常規的金屬鏈條與后變速器,雖然整體重量和性能不及后者,但降低了后三角的重量,使避震動作更敏捷,重心靠近中間也使車輛也更穩定,皮帶傳動安靜無聲且易于打理,復雜的變速箱
8評分85人氣23374 TOP.9
Litespeed美國
Litespeed是鈦合金車架的鼻祖,代表了世界頂級的鈦合金加工技術,就連NASA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上的轉向懸掛系統,也有Litespeed的一份功勞。 Litespeed在90年代時征戰了包括環法在內的一系列頂級賽事,鈦合金相較鋼材和鋁材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Litespeed一度叱咤風云,成為美國最大的頂級自行車制造商,但如今比賽用車基本被碳纖維壟斷,高手過招都在毫厘之間,頂級車手對輕量化和高剛性的苛刻需求使得碳纖維成為必然選擇,至于說耐用性,質感美感等要素,根本就不在賽事車考慮范圍。賽事的廣告效應使得碳纖維備受熱捧,給人高端先進的印象。如今大部分品牌都是采用入門車型用鋁合金,中高端車型用碳纖維的產品劃分,似乎已然忘記了鈦合金這種極為優越的材料。 畢竟不是所有騎手都要比賽,一輛自行車的好壞不單單是快這一個維度,兼顧輕量
9評分84人氣13692 TOP.10
Cannondale美國
Cannondale是美國中高端自行車制造商,音譯過來像是佳能戴爾,車友們經常調侃其為相機電腦。這家公司可謂自行車界的一股清流,除了名字有趣外,它總有天馬行空的設計,且不乏精品,無論是環法比賽還是頂級山地車賽事中都能見到其身影。其山地車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Lefty左撇子前叉,在千篇一律的山地車設計中別具一格。 從2000年Cannondale第一支Lefty前叉推出以來,這種只有左半邊的前叉一直伴隨著贊美與質疑。只有半邊的設計使得重量比傳統前叉幾乎下降了一半,這種公斤級別的減重對于克克計較的山地車手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不過任誰也會懷疑這種只有半邊的前叉是否牢固,但如今已經是這種技術推出的第19個年頭了,Lefty左撇子已經證實了自己可堪重任(第一代摩拜單車用的就是類似左撇子前后叉,當然摩拜上的是硬叉),現在爭論的焦
10評分83人氣11761 TOP.11
Xds 喜德盛廣東
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有限公司于1995年成立,商標為XDS,是國內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廠家之一,整車年產量超過500萬,擁有強大的自行車制造工廠,多年來為國際大牌代工生產高端碳纖維自行車,在國內乃至全世界都十分有名。工藝優勢和產能優勢的聚集,使其品質可靠,性價比出眾。 如今自行車已經不單單是一個代步工具,自行車運動發展成為健康文化。喜德盛不遺余力地推廣贊助山地賽事,自建UCI國際標準山地車賽道,擁有自行車生態主題公園廠區,吸引了眾多資深車友。 喜德盛的鋁合金車架技術頗為成熟,與中南大學聯合研發的X6鋁合金材質比普通6061鋁合金更輕更強,采用多層抽管工藝,在車架應力弱的部位抽管可降低車架重量,液壓成型技術打造的復雜管材可應付不同車架部位復雜的受力情況,其平焊技術使焊接處銜接過渡平滑自然,奠定了其
11評分80人氣7459 TOP.12
B’TWIN 迪卡儂法國
作為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為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運動商品,多年來不遺余力推廣大眾運動,將很多昂貴的運動器材平民化。BTWIN是迪卡儂旗下專業做自行車的自有品牌,為入門車友提供了一個質量可靠且專業的選擇。 迪卡儂自行車的品牌名有些混亂,有些山地車的車架上印著BTWIN,有些型號又印著ROCKRIDER,BTWIN是迪卡儂旗下自行車品牌,而ROCKRIDER本是BTWIN的山地車系列名稱,由于迪卡儂戰略的調整,ROCKRIDER似乎有被扶正的趨勢,2018年春季新發布的入門車型RR100在車管上便用ROCKRIDER商標替換了BTWIN商標。但就目前而言,迪卡儂山地車上無論是哪個標志是都不影響產品本身。 ROCKRIDER系列只要看型號尾數就大概能得知其定位,RR100是26寸的RR340升級款,售價1200元左右,升級為27.5寸雙層鋁合金輪組,官方給出了適合人群:為入門偶爾山地
12評分75人氣24381 TOP.13
Trinx 千里達廣東
千里達前身為廣州市三環五金廠,主要生產山地車車架及避震器,1999年正式成立千里達有限公司,開始在國內生產銷售自行車整車。千里達擁有碳纖維、鋁合金車架及前叉生產的全產業鏈,年產200萬臺整車。2016年建成的國家級自行車檢測中心,是全國僅有的三個擁有國際CNAS認證檢測中心的自行車工廠之一。 雖然我們強調過車架對行駛感受的重要性,但配置一樣不可忽略,尤其對于入門硬尾山地車,各大品牌的車架工藝都十分成熟,正常使用下想把車架用壞簡直是強人所難,這也是越來越多廠家敢于承諾車架終身質保的主要原因。損壞主要出現在零部件上,所以入門級車型更應該看重零部件的配置。 不過這里并不額外強調30速的比27速配置好、油壓碟剎比機械碟剎好這種高低劃分,這都是一分錢一分貨的事情。零部件更重要的是靠譜耐用,選擇大品牌
13評分70人氣6915 TOP.14
FOREVER 永久上海
說起永久,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可謂家喻戶曉。自行車作為曾經的三大件,是當時的高檔代步工具,二八大杠的永久自行車給老一輩人留下了結實耐用的印象。永久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和鳳凰一樣是中國老牌自行車企業中的代表。如今整車年產銷量超過300萬輛,走的是親民的低價路線,在電商銷量榜中,永久的銷量位列國內第一。低價策略雖然促進了銷量,但也拉低了品牌格調,口碑早已不比往昔。 市面上千元內價位可選擇的車型魚龍混雜,還是需要消費者擦亮眼睛。永久品牌有競爭力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千元內。千元內用上鋁合金雙抽管車架實屬不易,這也歸功于巨大的產量帶來的成本優勢。前面的品牌介紹中也提到過,高端車型看車架,而入門車型的配置相對來說更重要,因為車身上的零配件相比車架更容易損壞。同樣價格,選擇大品牌的零部件
14評分68人氣6792 TOP.15
Phoenix 鳳凰上海
鳳凰和永久齊名,是承載了很多老一輩記憶的自行車品牌,那個時代新郎如果能騎一輛鳳凰自行車迎接新娘,是無比風光的事情。人們將鳳凰當作愛情的見證,鳳凰蘊藏了幾代人的精神印記。鳳凰自行車最遠可以追溯到1897年晚晴時期創設的同昌車行,是如今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字號。 如今的鳳凰年產600萬輛兩輪車,前年接到了OFO共享單車500萬輛的生產訂單。和永久一樣走的是低價親民路線,不再像過去一樣遙不可及。 鳳凰山地車主打的也是千元內的產品,和永久產品針鋒相對,選購時可將同價位永久自行車拿來做參照。相較而言,同價位鳳凰的配置與永久相比要略低一點,但也有相當不錯的性價比。 其碳纖維車架與所謂的智能版并不推薦,原因也與永久類似,其碳纖維車架相比鋁合金優勢不明顯,有點刻意為之的感覺;而智能版且不說充電帶來的煩
15評分67人氣1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