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茶葉產業化助農增收:揉捻機轉個不停,烘干機來回旋轉,三四個大竹墊上各攤了一層厚厚的半成品茶,這是8月18日筆者在古丈縣沁心有機茶廠見到的場景。該廠廠
揉捻機轉個不停,烘干機來回旋轉,三四個大竹墊上各攤了一層厚厚的半成品茶,這是8月18日筆者在古丈縣沁心有機茶廠見到的場景。該廠廠長魯衛明興奮地告訴筆者:“自從有了這套機械,自家的200多畝茶根本就不夠用,每年還得從附近9個村子300多農戶手中收購原料茶100多噸,現在不但自己的小日子越過越紅火,周圍鄉親的生活也眼見著一天比一天富裕。”這是近年來古丈縣深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綠色產業興縣,生態家園富民”戰略,夯實基礎,突出宣傳,全力推進茶葉產業化進程,廣大茶農受益的一個縮影。
古丈茶葉歷史悠久,近年來該縣在鞏固好原有茶葉產業的基礎上,加大力度,繼續夯實物質和人力資源基礎,重點打造了沿229省道公路主干道和雙溪U型區域兩個產業帶。今年以來,該縣共生產加工茶葉1255噸,實現產值6149萬元,同比去年分別增加209噸,919.5萬元,茶農人均增收91.9元。目前該縣茶葉面積已達6.5萬畝,其中新擴建良種茶園2萬多畝(包括稻田改茶2250畝),新墾復荒茶園10000畝,低改高茶園15000畝。建立良種母本園基地350畝、良種繁育示范苗圃50畝、七葉參基地500畝、國家認證綠色食品基地7000畝、有機茶基地2025畝。新建成200平方米統一標準茶葉加工廠6個、100平方米名優茶加工廠25個、50—80平方米的小型加工廠49個,新增茶葉加工機械260多套。組建茶葉專業村組60個、茶葉專業協會16個、發展50畝以上大戶155戶,先后舉辦各類茶葉科技培訓200多次,培訓茶農2025多人,培養茶農專業技術骨干上千人。
“酒香也怕巷子深”。該縣創新思維,突出宣傳,利用各種渠道積極向外界推介古丈茶和古丈茶文化。重點扶持了縣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縣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給他們政策支持,鼓勵他們走出去,以銷售帶生產,以營銷促發展,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筑牢營銷網絡,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沈陽、長沙等國內十幾個大中城市建立了古丈茶葉銷售網點,初步形成了1家省級茶業龍頭企業和2家州級茶業龍頭企業,380個種茶加工大戶示范,32戶茶葉營銷大戶拉動的產銷模式。積極申請并已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茶認證、QS認證等相關權威認證。
更多茶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茶葉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