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星風電簽下30億出口訂單:在金融危機沖擊下,許多企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鄒平一家企業卻依靠自主創新成功研制出國內首創、國際先進的大功率風力發電設備,并于
在金融危機沖擊下,許多企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鄒平一家企業卻依靠自主創新成功研制出國內首創、國際先進的大功率風力發電設備,并于日前成功簽下30 億元的出口訂單。據悉,這也是我國成套風力發電設備出口的第一單。
這家企業就是山東長星集團。記者采訪了解到,長星集團原本是一家生產傳統造紙設備的公司,面對市場變化,企業大膽轉型,投身國內依賴進口的風力發電設備制造領域。企業與陜西科技大學聯合成立實驗室,研發掌握了風機總控系統這一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在此基礎上,先后形成了 1000KW 、1500KW 、 2025KW 風機的批量生產能力,且大型關鍵部件完全實現替代進口。
“酒香不怕巷子深”,2 兆瓦的機組一下線,就引起了國內外大型風電公司的關注。日前,長星風電已經與意大利一大型風電企業簽訂首批供貨合同,將為其提供 150 臺(套)2兆瓦的風力發電設備,明年初交貨。企業為內蒙古提供的250臺(套)風電設備已經開始供貨。
長星集團的技術好在哪里?今年4 月,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其“高速同步無刷勵磁全功率變流發電技術”進行了鑒定,專家認為該技術為“先進技術,國內首創”,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長星集團董事長朱玉國說,這項技術最大的優勢是吸收低風能,在三級風也就是能把國旗微微吹動的風就可以發電。而且可以在高溫、低溫、高海拔等惡劣條件下持續工作,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測試,該項目采用的全功率逆變技術、電能質量指標全部達到國家電網要求。
不久前確定的2025年度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也對這一成果進行了大力支持。長星集團目前的年生產能力約為300臺(套),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企業計劃加快發展,到2025年形成年產1000臺(套)的生產能力。目前,其年產 500臺(套)大型風力發電機組成套設備產業化項目已獲得重大專項500萬元的資金支持。
朱玉國說,長星集團要繞開低端競爭,通過原始創新、自主創新,積蓄能量,占領風電設備制造行業制高點。企業目前正在著手進行國際認證,以便更好地進軍全球風電市場。
更多風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風電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