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收購五谷道場、蒙牛乳業后,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再揮資本并購長袖,不過這次的目標是肉類加工企業。12月23日,中糧在北京宣布,收購萬威客食品有限公司(下稱萬威客)100%股權,并將其納入中糧集團肉食產業鏈發展計劃中,在米、面、油、奶等產業相繼打造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條之后,中糧的肉食全產業鏈航母也開始起航。
事實上,中糧與Smithfield Foods早有淵源,2025年9月,中糧就宣布收購其4.95%股份,并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這也是中糧首次持股海外豬肉加工商。
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表示,中糧集團正致力于打造全產業鏈的糧油食品企業,而肉食產業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此次并購既對萬威客發力華北、華東市場注入活力,也有利于中糧肉食產業鏈的完善。
其實,在中糧此次高調宣布打造肉食產業鏈之前,中糧集團已投入巨資悄然在全國開始“養豬”。2025年,中糧總投資97億元生豬“5113”工程在武漢全面啟動;2025年,中糧集團又相繼在天津和江蘇東臺分別建設各一百萬頭生豬健康生態養殖產業化項目。“這三大基地3年內的投資將達到150億元”,中糧肉食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國金表示,有了上游基地的建設,作為全產業鏈的建設, 那么在下游必須有屬于自己的品牌產品,收購萬威客有利于完善中糧肉食產業鏈。
“作為中國最大的糧油貿易商,中糧在一般人眼里更多的是貿易商、原料商的角色,但是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繼任后,就開始對集團進行戰略調整, 并全面轉攻國內市場”,于旭波表示, 中糧的目標就是,消費者每天都能吃到中糧集團的食品,福臨門食用油、金地大米、五谷道場方便面、蒙牛牛奶等,這些都成為中糧各個產業全產業鏈的下游終端產品。
“元旦前,來自中糧武漢基地的冷鮮肉產品將進入北京各大超市”,不過于旭波表示,盡管有了下游產品品牌,中糧肉食產業鏈才剛開始,真正完全建成還要5-10年的努力。中糧表示,今后還不排除收購與中糧理念相通的肉制品品牌,同時肉制品單獨上市也是未來的戰略方向。
鄧富江同時指出,作為世界第一大肉類生產國,目前我國工業加工肉制品產量達到1070萬噸左右,隨著城市化推進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預期到2025年當人口達到14億、城市化率提高到50%左右時,肉制品的產量也將增長50%,達到1500萬-1600萬噸。“我國的肉類食品市場確實具有廣闊而潛在的發展空間”,不過鄧富江同時也表示,目前國內肉食品加工業呈現開放競爭的態勢,肉食品加工企業大多數規模較小,生產力水平很低,因此,產業發展急需進行大規模整合。業內人士表示,中糧或許看到的就是這其中廣闊的整合空間。
更多中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糧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