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競爭愈發殘酷,手段不停翻新。最近一段時期,很多知名企業陷入了信譽和聲譽危機,多數情況下,都是由他們自身失誤造成的,如"蒙牛策劃門"等。"這些事件反映出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國企業的法商管理能力很弱,這方面的人才更加匱乏。有些危機事件,實際上可以避免,事前就將其扼殺在企業內部。"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法商管理權威專家孫選中教授說。
法商管理能力缺失,已成為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瓶頸。這是有待提高的新管理趨勢。2025年11月27日-28日,法商管理領域唯一的權威論壇--中國法商管理高端論壇將在北京召開,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承辦,本屆論壇主題為:開創法商管理新時代。屆時,將有500余位政界、商界、學界、法律界的權威人士參加,包括李書福、江平、趙東成、樸根熙、曹鳳岐、王璞等知名人士。
"這個平臺會對中國企業提升法商管理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法律界權威、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江平說。他認為,市場經濟有兩個重要領域:市場自由、市場秩序,國家的作用應有所不同,在市場自由領域,國家作用應該更弱化一點,而在市場秩序領域,國家作用應該更加強一些,而不是相反。應該說,市場自由和市場利益緊密相關。給了市場參與者更多自由,就是給他們更多的利益。
中國法商管理高端論壇負責人、中國政法大學MBA教育中心的肖富榮老師認為:在法商管理的核心理念中,法律不僅僅是工具,它應該與商業很好融合,很好地服務于商業,并且可以被管理,真正做到"精商明法"。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中國有非常多優秀的企業家和管理者,但我們注意到,他們在商業運作方面很有膽略,經驗豐富,但法律方面相對欠缺,企業經營出現的一些失誤甚至失敗,很多都與這個相關。國外很多實際案例表明,企業家及高管們缺失了這種能力,后果有時是非常致命的,輕則聲譽財產受損,重則面臨倒閉。
本屆論壇,旨在探討在倡導包容性增長的經濟環境下,如何提升中國企業法商管理能力,如何利用法律工具更好地創造商業價值,如何培養"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復合型管理人才。提升法商管理是一個新趨勢,中國經濟發展很給力,本屆中國法商管理高端論壇將精彩紛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