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蟻獸(學名:Tamandua tetradactyla)是一種食蟻獸,分布于南美洲的南部,與分布在較北地區的中美小食蟻獸(Tamandua mexicana)共兩種構成這一個小食蟻獸屬。 獨居動物,分布在多樣的生境上,從古舊的森林到次生林、及不毛的熱帶稀樹大草原等均有分布。主食為蟻、白蟻及蜜蜂等。
基本介紹
小食蟻獸(學名:Tamandua tetradactyla)是一種食蟻獸,分布于南美洲的南部,與分布在較北地區的中美小食蟻獸(Tamandua mexicana)共兩種構成這一個小食蟻獸屬。 獨居動物,分布在多樣的生境上,從古舊的森林到次生林、及不毛的熱帶稀樹大草原等均有分布。主食為蟻、白蟻及蜜蜂等。

形態及特征
哺乳動物,主要棲于中美和南美,南至阿根廷熱帶森林中。這一類群在捕食螞蟻和白蟻方面已有高度特化。食蟻獸結構上的特征,是與其捕食昆蟲的一系列活動相聯系的。頭骨長而大致呈圓筒狀,顴骨完全,長的鼻吻部有復雜的鼻甲。齒骨細長,無齒。蠕蟲狀的長舌能靈活伸縮,舌富有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和腮腺分泌物的混合粘液,用于粘取眾多的蟻類。這些發達的腺體位于頸部。前肢有力,第三趾粗大,長著強而彎曲的爪,其余各趾縮小。地棲的大食蟻獸用指關節及彎曲的趾行走,而小食蟻獸,即二趾食蟻獸和環頸食蟻獸完全或部分過著樹棲生活,步行時,前肢靠帶彎爪的內向趾背著地。食蟻獸體型大小相差懸殊,小食蟻獸大似松鼠,不過350克,而大食蟻獸重達25公斤。大食蟻獸全身有長而粗的毛,毛色棕褐色,尾部肥大多下垂的長毛,而其他樹棲種類身上和尾部的毛均較短,且尾有抓撓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