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器供暖系統的5項選用原則_安裝散熱器的8條注意事項:散熱器供暖系統在暖通行業中總的設計難度相對不大,使得設計、施工人員重視程度不夠,從而造成工程中一些問題存在。下面將對散熱器供暖系
對于采用市政熱源的散熱器供暖系統,宜按75℃/50℃連續供暖進行設計,供水溫度不宜大于85℃,供回水溫差不宜小于20℃。
對于采用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作為供暖熱源時,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合理的供暖熱媒參數。熱泵機組的額定供回水溫度一般為45℃/40℃,此工況下,散熱器散熱能力較低,需要的散熱器數量較多,提高熱泵機組的出水溫度,可以改善散熱器散熱量,但機組的效率降低。
對于采用壁掛爐的分戶散熱器供暖系統,宜采用低溫(供水溫度不大于60℃)供暖。
當采用某些熱分攤方式,如熱分配計法、溫度面積法、流量溫度法等,新建住宅建筑的供暖系統形式不限于共用立管分戶獨立系統,垂直雙管系統、垂直單管跨越式系統均可采用。當然,前提是要征得業主與供熱部門的同意。
GB 5037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不再規定供暖系統的垂直高度,僅對散熱器與管材的工作壓力給出相應規定。也就是說,高層建筑可突破50m分區限制,只要散熱器、管材、管件的耐壓足夠即可。
計算供暖系統的工作壓力、確定高層建筑合理分區、設定穩壓設備的定壓值、選擇設備、管材、管件的允許壓力時,需注意系統的垂直高度應計入建筑物地面的相對高程。選擇設備、管材、管件的允許壓力還應注意,不同高度處的工作壓力不同,盡可能區別對待,在系統安全運行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耐壓值,以降低工程造價。
戶內暗敷塑料管道應沿墻平、直敷設,遇有剪力墻,應預留套管穿墻安裝,不宜繞行過多。管道應標注定位尺寸(可通過安裝大樣表示清楚),便于施工填充層時預留管槽,管道安裝完畢,地面上應根據管道定位繪出指示,方便住戶的保護及后期維修。
散熱器總的要求可歸結為八個字“安全可靠、輕、薄、美、新”。即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要求輕、薄、美、新。安全可靠包括熱工性能的先進及使用安全可靠、不漏水、壽命長兩大方面。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散熱器熱工性能先進,并長期穩定;耐壓應能滿足采暖系統工作壓力的要求,保證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安全可靠;散熱器接口嚴密,漏水可能性??;外觀無劃傷或碰傷人體的尖銳棱角等。
散熱器一旦破損、爆裂,對住戶影響很大,而且檢修不方便,因此應將有效使用壽命作為衡量散熱器優劣的一個主要指標。
用戶在進行室內裝修時,因散熱器影響美觀,常常設置暖氣罩而影響了散熱效果。在散熱器形式趨于多樣化后,應優先選用造型緊湊、美觀、便于清掃的形式。

應盡可能減少投資才能為廣大用戶接受。
PH值大于8.5的強堿性熱媒水,不宜選用無可靠內防腐處理的鋁制散熱器;熱媒水含氧量無法保證及失水量過大時,不宜選用無可靠內防腐處理的鋼制柱型、板型、扁管型散熱器,有可靠的內防腐處理的各型鋁制、鋼制散熱器,可以用于符合鍋爐水質要求的系統;鑄鐵散熱器內腔粘砂不能清除干凈時不宜選用。
目前市場上可以見到的散熱器有鑄鐵散熱器、鋼制散熱器、鋁制散熱器、鋼鋁或銅鋁復合散熱器、壓鑄鋁散熱器等。
發展最早、產品最多,有柱型、柱翼型(輻射對流型)、長翼型、板翼型、管翼型等各種形式,工作壓力普通型為0.5MPa,稀土灰鑄鐵為0.8MPa。防腐性好,使用壽命長,價格低廉。缺點是金屬熱強度偏低,散熱器效率較低,外觀不夠美觀。
鋼制散熱器屬輕型散熱器,有鋼制柱型、板型、柱翼型、閉式串片型、翅片管對流型、扁管型、鋼管型以及組合型鋼制散熱器等各種形式,其中鋼串片型、翅片管型已被禁用。
鋼制散熱器金屬熱強度低、熱工性能好、外形美觀、體形緊湊,便于清掃缺點是怕氧腐蝕。
對于住宅建筑來說,目前普遍的供暖系統形式為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戶內系統采用塑料管材埋地敷設,受造價等方面的影響,塑料管材很少采用阻氧管材,即使非過渡季節采用充水養護,也不能避免氧腐蝕的發生。
鋁制散熱器分為鋁合金散熱器和高壓鑄鋁散熱器兩種。鋁制散熱器結構緊湊、造型美觀、裝飾性強、熱工性能好、承壓高。鋁的化學活性十分活潑,極易與氧發生反應,生成一種致密的三氧化二鋁保護膜,膜的厚度約為1μm,它同基體的結合十分牢固,使鍍層表面鈍化,阻止自身氧化的繼續進行。
所以鋁合金本身不怕氧,不存在氧腐蝕。但鋁制散熱器怕堿腐蝕,無防腐措施的產品只能用于PH值低于8.5的熱媒水中,不能用于鍋爐直供系統。
鋁合金散熱器采用鋁合金型材擠壓成型,有柱翼型、管翼型、板翼型等型式,管柱與上下水道連接采用焊接或鋼拉桿連接。由于強度不能保證,容易出現問題而漏水,故市場上目前已很少采用鋁合金散熱器。
壓鑄鋁散熱器是將熔化的鋁合金高壓注入金屬模具內一次成型,一般呈板翼型,承壓高,耐腐蝕性好。壓鑄鋁散熱器一個顯著特征是每柱頭部都有壓鑄成型的導風片,對對流空氣起到導向作用,提高散熱器效率的同時,還有效克服了普通散熱器“熏頂”問題。另外壓鑄鋁散熱器體型緊湊,外形簡約美觀,裝飾性好,外表面易于清掃,其生產和使用都不污染環境,符合綠色建筑要求。
以鋼管、不銹鋼管、銅管等為內芯、以鋁合金翼片為散熱元件的鋼鋁、銅鋁復合散熱器,結合了鋼管、銅管高承壓、耐腐蝕和鋁合金外表美觀、散熱效果好的優點。
鋁合金散熱翼片與鋼管、銅管的結合有兩種工藝,一種是高壓鑄鋁工藝,另一種是脹管技術。高壓鑄鋁工藝生產的復合散熱器,接觸熱阻更小,使用壽命更長。
1、散熱器布置應避免與家具、電氣插座、配電箱打架。
2、散熱器高度應與窗臺高度應匹配。
目前,住宅中采用足片安裝的鑄鐵散熱器已不多見,各種輕型散熱器均為掛式安裝,一般距地100mm~150mm(當散熱器采用下側接管,并需要安裝閥門時,散熱器底邊距完成地面不得小于200mm),散熱器高度一般比中心距多出50mm~70mm,因此選擇散熱器中心距至少要比窗臺低200mm。
需要注意的是,住宅南北向房間的窗臺高度可能是不同的,北向房間通常采用900mm的高窗臺,而南向房間基于采光需要通常采用較低窗臺。
3、散熱器布置空間應滿足散熱器長度方向安裝要求。
散熱器所需的安裝空間包括散熱器本身長度(片數乘以片長,如普通柱翼型單片長度70mm,20片即為1400mm)、散熱器接管空間(與散熱器接管方式關系極大,側向接管應預留不小于500mm的空間,下側接管需預留出散熱器的安裝空間與泄水、放氣的操作空間,與墻體的陰角距離不宜小于200 mm、與陽角距離不宜小于100mm)。
4、散熱器接管方式考慮因素。
散熱器接管有同側上進下出、異側上進下出、下進下出平接管、下進下出下接管等。對于住宅建筑來說,當窗臺高度滿足,宜采用下接管方式,增加美觀、減少支管長度。
5、內墻布置散熱器
當內墻布置散熱器時,宜采用瘦高型的散熱器形式,但散熱器的高度也不宜太高,過高的散熱器下部溫度降低,散熱效率下降。根據美學原理,散熱器高度宜為寬度的整數倍。
6、衛生間散熱器設置
一般衛生間尺寸狹窄,散熱器安裝受限較大。散熱器布置應與建筑、電氣、給排水等各專業密切配合,避免與潔具、太陽能水閥、電器插座打架。
當采用衛浴型散熱器時,由于衛浴型散熱器形式多樣,選擇時需要以下幾點:
(1)散熱量是否滿足衛生間負荷需要;
(2)背簍式、環柱式等形式需要較大的空間,一般情況下門后不宜安裝;
(3)可在浴盆接管異側、座便器水箱上部安裝,距浴盆及水箱尺寸宜為200mm~300mm;
各種散熱器不建議在洗面盆下安裝,此處常被住戶裝修成櫥柜,無法散熱,且各種上下水管道較多,相互影響操作與檢修。
當散熱器在座便器側面安裝時,散熱器外邊緣與座便器中心距離不應小于450mm。
7、散熱器門后安裝注意事項
門后安裝時預留墻垛尺寸要足夠。預留門垛的長度與散熱器形式有關,常見的幾種散熱器所需門垛長度見表。
8、廚房散熱器設置
除了前述一些注意事項,廚房布置散熱器須注意盡量遠離冰箱及天然氣管道,條件受限時,距離不宜小于200mm。
雙管系統:高阻兩通恒溫閥,按不同預置設定功能分成若干型號,一般情況下應采用DN15,采用較大口徑不利于水力平衡。
單管系統:三通恒溫閥和低阻兩通恒溫閥,有DN15、DN20、DN25甚至更大口徑,以根據串接散熱器的負荷適當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