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政策是板上釘釘,值得鼓與呼的,比如掃黃和反盜版;但也有一些政策存有探討余地,比如視頻網站如何嵌入互聯網電視。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新趨勢下不得不面對的階段性迷茫,畢竟政策和市場都不可能一開始就盡善盡美。
但競爭畢竟不等人,視頻網站更應該學會戴著鐐銬跳舞。在政策不明朗的局面下苦練技藝,一旦禁錮解除,仍能掌握優(yōu)勢。
問題就變成了怎么戴著鐐銬跳舞。現有消息表明,主管部門不愿意視頻網站以強品牌形態(tài)進入電視,不管是App還是視頻專區(qū)形式都將受到限制,最終目的是希望視頻網站專心做好內容服務商。
但事實上呢,過去大部分時間視頻網站只是個內容渠道商,將版權二次售賣給互聯網電視播控平臺,還有意義嗎?難道版權方不會越過視頻網站直接向央視這類播控平臺售賣?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fā)布的《中國視頻網站商業(yè)模式可行性研究及發(fā)展前景評估研究報告》了解,視頻網站還握有帶寬、運營經驗等優(yōu)勢。但這并非核心,對于影音業(yè)務而言,版權永遠是致命點。
對于版權,方法就是往上游走,自己變成版權方,以確保生存底線。
事實上,這與視頻網站的主流趨勢相符,最近幾年,幾家大的視頻網站確實在從自制出發(fā),變身版權方。
但從產出的影視產品效果看,具體到某一平臺,還未產生諸如湖南衛(wèi)視、華誼兄弟這樣強勢版權方的能力。
按理說,排名前列的視頻網站不差錢,皆擁有強大的資本支持,大舉進軍出品業(yè)務不是難題。
這一矛盾就涉及到視頻網站在盈利層面的捉襟見肘。太過依賴廣告,但由于又不似電視臺那樣單位價格很高,視頻網站營收往往很難攤平公司成本。
有意思的是,這是個相互影響的命題。帶寬成本可以用技術搞定,人力運營成本也可以優(yōu)化,但版權成本,只有是自己的才是最便宜的,還得回到自制道路上。
幸運的是,我們看到了這一層面的嘗試,優(yōu)酷土豆和樂視參與度很高的大電影《老男孩》在院線也獲得了驚人的票房收入,首日票房達到2500萬元?;诖?,不僅獲得院線分成,還將獲得廣告收入,甚至有望賣給電視臺二次播出獲取營收。
這不禁令人發(fā)問,戴著鐐銬跳舞如此之難,為何不能展開類似的合作呢?
我們看到了太多的攻擊,但現在希望視頻網站能抱團取暖。畢竟在更大的競爭緯度上,傳統電視才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特別是政策在向他們傾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