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報道:美國《財富》雜志發布的2013年中國財富500強名單中,曾連續12年入圍的休閑服飾大佬森馬服飾未能第13次上榜。不僅僅是森馬,體育品牌李寧2003年也跌出500強榜單,而雅戈爾、美邦服飾、羽絨服大佬波司登和體育品牌安踏排名也大幅下滑。
當整個行業陷入低迷之時,有些企業選擇了多元化戰略,有些甚至很早就未雨綢繆,早早布局其他行業。比如,同處于寧波的雅戈爾和杉杉股份就是服裝行業多元化的兩個樣本。曾經多次攬下國內服裝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上述兩家公司,經過幾年的多元化發展,雅戈爾現在已是服裝、房地產和投資三駕馬車并進,而杉杉股份的主營業務除了服裝還包括鋰電池材料和投資兩大塊。而另一家服裝企業鄂爾多斯,由于身處有著豐富礦產的內蒙古,多元化則選擇了礦資源——太陽能行業需要的硅鐵、煤炭開采及深加工。
參看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25年服裝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對于杉杉股份實際控制人、前董事長鄭永剛而言,從當年率領杉杉股份“打一仗贏一仗”,到新能源,再到股權投資等,不斷地添加“身份”,鄭永剛說自己是“被逼的”,是在探尋自我存在的價值。
現如今,相比于新能源和投資業務的蒸蒸日上,鄭永剛的發家之本杉杉服裝給人的印象,似乎已不再像昔日那般輝煌。

有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各服裝品牌都面臨著嚴重的高庫存、利潤下降等問題,但同時也造就了抄底的好時機,尤其是那些大品牌,面對可以低價“大魚吃小魚”的誘惑,自然不會放過。
其實,不僅僅是傳統服裝品牌,以往風光無限的運動品牌也深受高庫存之累。
由于大量庫存,從2012年開始,中國六大運動品牌的主要任務就是消化庫存,消費者也經常可見各大運動品牌的打折銷售。而在以往,如此大的折扣力度是很難見到的。
除了打折降低庫存的“被動”方式外,各大體育品牌也在主動自救,向戶外領域拓展。傳統的體育品牌如阿迪達斯、李寧、kappa等陸續推出了戶外產品系列,體育用品向戶外產品的轉型趨勢愈發明顯。
凡客自2007年以男士襯衫直銷起家,憑借極具開創性的品牌營銷和高性價比產品,創造了互聯網品牌的成長神話。
不幸的是,一次次的大清倉、大甩賣,從29元的t恤到29元的襯衫,凡客將自己從代表年輕人生活態度的服裝品牌,一點點地做成了“只要29元”的純屌絲品牌。在2013年,中國服裝產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凡客接連爆出遷址、結款不暢風波,關于凡客未來的傳言不斷。
可以說,凡客將營銷做到了極致,鋪天蓋地的廣告,火爆一時的凡客體,在這方面凡客是成功的。但營銷帶來的顧客卻沒能真正成為粉絲,被凡客留住。
數日前,凡客新一輪融資完成,凡客表示將致力向小米模式學習。而雷軍也借微博喊話,希望凡客可以做極致單品,“一件真正好的白襯衣”。陳年對媒體表示表示,“2025年將把專注產品作為核心戰略,精心制造令消費者‘尖叫’的中高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