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著名的十座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雄踞榜首:博物館是去每個城市旅游必去的地方,它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博物館承載了一個地方的記憶,更記
博物館是去每個城市旅游必去的地方,它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博物館承載了一個地方的記憶,更記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今天巴拉排行榜網小編就給各位介紹下中國最著名的十座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雄踞榜首,一起來瞧瞧吧!
故宮博物院位于北京城的中心,[bai]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故宮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有宮殿建筑9000多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北京故宮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故宮之所以讓普通人流連忘返,在于它是一座藏寶巨庫,它超越了普通人對于世上奇珍的想象。
沿著東長安街行走,在天安門廣場東側,可以看到一座恢宏的建筑,它與人民大會堂東西對稱,遙相呼應,成為長安街上又一道建筑景觀,這就是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是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原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是歷史與藝術并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總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總用地面積近7萬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層,地下2層,氣勢雄偉,規模宏大。藏品數量為100余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位于臺北士林區,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研究重鎮。博物館始建于1962年,耗時3年完成,占地面積近16公頃,外觀為中國傳統宮殿建筑,白墻綠瓦、依山傍水、氣勢恢宏、富有民族特色。臺北故宮博物院集中華文物之大成,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70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筑,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西安大雁塔西北約1.5公里處,[bai]其歷史非常悠久,前身為1944年建立的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且是我國首座大型現代化博物館。博物館主體建筑極具特色,最大程度的突出了盛唐風采,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展館面積1萬余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件。館藏文物多來自于二十世紀初商丘、洛陽、安陽、開封、淅川、三門峽、輝縣、新鄭等地的考古發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是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擁有各類藏品432768件(套),珍貴文物371032件(套),珍貴文物數量居中國第二,僅次于故宮博物院。

湖北省博物館位于風景秀麗的武漢市武昌區東湖風景區,始建于1953年,距今已有67年歷史。湖北省博物館作為全國八大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以規模大、藏品豐富、科研實力強著稱。在湖北省博物館琳瑯滿目的館藏文物里,不少堪稱國寶級文物,其中有4件文物,更是被稱為“鎮館之寶”。它們分別是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頂部呈圓形、四周呈正方形的建筑,[bai]寓意著“天圓地方”,整個造型非常像一只青銅鼎,而在上海博物館內就有一件被稱為鎮館之寶之一的大克鼎,可能博物館的外觀就是模仿大克鼎的形狀建設的。上海博物館建筑總面積月4萬平方米,館藏文物約10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數量就達14萬余件,包括青銅器、陶瓷器、書畫、雕塑等31個門類,包括十個藝術陳列館、四個文物捐贈館和三個特別展廳。
遼寧省博物館,沈陽人稱呼為“省博”,其前身為1949年7月7日開館的東北博物館,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素以藏品豐富,特色鮮明而享譽海內外。館藏文物總量達11.2萬件(套),其中尤以《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曹娥誄辭》、張旭的《草書古詩四帖》《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北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瑞鶴圖》等晉唐宋元書畫精品、宋元明清緙絲刺繡、紅山文化玉器、商周時期窖藏青銅器、遼代陶瓷、歷代碑志、明清版畫、古地圖、清李佐賢《古泉匯》著錄的歷代貨幣等最具特色和影響。
浙江省博物館地處孤山南麓,西湖風景區的中心。該館建于1929年11月,是一座極富江南園林地方特色的庭院式建筑。館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筑和連廊組合而成,形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與長廊逶迤相連,掩映于湖光山色間。館藏文物十萬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