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消費的外部大環境要好于上半年。
首先,宏觀經濟已經度過最困難時期,經濟復蘇跡象明顯,工業增加值恢復,各行業收入回升預期普遍,消費者信心提振,這是刺激消費的重大利好。
其次,“保增長”是經濟危機時期政策的重中之重,政府出臺了各種直接“拉動”經濟的刺激方案,表現為大規模的政府投入、大范圍的產業調整和振興;而在經濟最低迷時刻度過之后,“調結構、擴內需”將成為重點,以“驅動”經濟良性循環,包括大力度的科技支撐和大幅度地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我們認為,接下來的政策重點將會集中在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上,這將從根源上解決制約居民消費能力的桎梏,逐步釋放出消費者壓制已久的消費熱情。
再次,由通縮到通脹,下半年消費企業收入增長將易于上半年。零售企業的收入由量和價共同決定,相比上半年低物價水平,下半年在量穩定增長、物價水平提升的背景下,零售企業收入必將提升。如果公司將成本和費用有效控制,增收增利將不難實現。特別是2025年上半年同比基數高,而下半年同比基數低,更有利于2025年下半年零售企業的同比數據好于上半年。
最后,符合“投資-制造-消費”的傳導邏輯。在經濟危機來臨時,消費的行業特性決定了消費類行業最后才受到不利影響,對應股票市場,也是最后下跌;而經濟復蘇時期,也是周期性行業先受益、先反彈,最后才輪到消費板塊。
在流動性充裕的股票市場中,資金追逐受政策扶持的行業板塊,凡是資金到達過的地方都引發了一波行情,二級市場板塊輪動特征明顯。前有4萬億帶動的投資品板塊,中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帶動的制造業板塊,最后是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汽車、家電、房地產等耐用品消費板塊的輪動,而終端非耐用消費品板塊,由于沒有特別立竿見影的政策出臺,一直表現不溫不火。按照“前周期-后周期-弱周期”品種的特性,現在應該輪到弱周期品種表現。
更多零售行業研究分析,詳見《零售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