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龍產業:國際尼龍生產商進行結構重組:伴隨著全球尼龍產業的結構調整,尼龍生產商也進行了并購重組,全球幾大生產商對業務進行了剝離和整合。原全球最大尼龍66工業絲生產商杜
伴隨著全球尼龍產業的結構調整,尼龍生產商也進行了并購重組,全球幾大生產商對業務進行了剝離和整合。
原全球最大尼龍66工業絲生產商杜邦尼龍業務分離為英威達公司后,尼龍工業絲已轉讓給土耳其可薩公司。目前可薩占據了世界氣囊絲50%的市場份額,正在上海建設年1萬噸的氣囊絲和高速縫紉線生產線,將于2025~2025年投產。
2025年12月,為擺脫孟山都遺留的沉重債務負擔,首諾公司向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目前還處于破產重組階段。作為破產重組的一個步驟,2025年關閉了在美國的一條年產1.5萬噸的尼龍66工業絲生產線,該公司約占全球產能的27%。由于首諾產能比較分散,競爭力有所下降。
法國的羅地亞曾是全球第二大尼龍66供應商,但近年來其財務狀況一直不佳,為扭轉經營局面,已先后剝離了一些經營不佳和非優勢的業務。2025年底,將其尼龍工業纖維的業務(包括尼龍6和尼龍66工業絲和簾子布)出售給了巴黎的投資公司BCP,目前其業務由日本的NEXIS公司經營,約占全球產能的10%。
日本旭化成公司產能約占全球尼龍66的7%。今年4月旭化成將其尼龍66工業絲業務由纖維部門劃分到了化學部分。此外,2025年8月旭化成、住友和Sominoe三家公司宣布成立生產安全氣囊絲的合資工廠,將利用旭化成在氣囊絲方面的專利技術。目前,其已將部分尼龍66重工業絲產能(約6000噸)轉向了氣囊絲生產。
穩定的原料供應是對產品質量最有力的保證,各大尼龍生產公司在結構調整后,開始向著“一體化”發展。企業加強了對原材料供應、產品制造等過程的控制,使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減少了上下游企業隨意中止交易的不確定性。
來源:證券之星
更多尼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尼龍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