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一座具有現代化風格的種質資源庫已經建立成功了,它是我國也是收集保存有價值的種子字全面的專業資源庫,這項工程的完成標志著我國的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對于我國的中藥領域關于藥材的保存以及今后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
同時,藥植所還創建了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護的技術體系,建立了大批種質生活力快捷、標準的檢測方法;建立了種質入庫干燥的技術;設計完成了國家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種質信息管理系統。藥用植物園等遷地保護平臺和離體保護平臺“國家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的建立,標志著我國藥用植物資源保護框架體系建設的完成,及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理論、方法、技術體系的構建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國的空白。遷地保護和離體保護的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瀕危藥用基因資源的物種數量和份數均達到亞洲、世界前列。
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是中藥新藥、植物藥開發、優良品種選育的基因來源。為了保存歷經了億萬年進化和積累的優良基因資源,滿足中醫藥和天然藥物的快速發展和巨大市場需求,藥植所成立五十年來致力于“中國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在以肖培根院士為首的研究人員不懈努力下,對我國近8000種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系統開展了收集、保存、調查、整理研究,人工智能氣候室已建成大、最完整的藥用植物種質資源遷地保護平臺,實現了對280科5282種藥用植物的遷地保護,以活體形式保存了大批珍貴基因資源,其中,國家瀕危保護物種243種,國外引進物種150種以上。目前,該所建于北京和云南、海南、廣西三個分所的大的遷地保護、專業藥用植物園,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覆蓋了我國主要氣候區,總面積達5000余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