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到:智能手機行業進入成熟期,發展面臨創新瓶頸,向企業級市場發展或是突破方向,具有成本優勢、渠道優勢、供應鏈管理優勢的大廠商將掌握市場。以下是對智能手機行業分析:
7月22日,小米4智能手機發布。盡管粉絲依舊狂熱,卻沒有找到期盼中的驚喜。小米4最大的亮點僅在于外觀,采用不銹鋼金屬邊框,用上了“奧氏體304鋼板”。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在現場不厭其煩地介紹,(該邊框)研發過程歷時18個月,經歷了6代工程機,嘗試了30種手板,經過了40道制程193道工序,需要CNC數控機床的8次加工,每部手機都需要經過長達32個小時的加工過程。
不但是小米,隨著創新能力下降,蘋果產品似乎也失去了以往的魔力,市場更多的反映僅僅是“性能不錯”。這彰顯出智能手機行業目前面臨的尷尬。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不斷發展,新產品不斷涌現,而產品卻越來越相像,讓人驚喜的元素越來越少。HTC One、黑莓Z10、三星Galaxy S4或者MotoX,這些產品彼此大同小異。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設備基本具備同樣的功能:運行應用、瀏覽網頁、觀看視頻、查收郵件等。
這也是很多行業發展的普遍規律。一個產業的發展通常會經過孕育、形成階段,隨后進入高速成長期。此時,產業發展前景明朗,利潤率不斷提升。隨著大量新進入者的到來,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但產業發展進入成熟期后,主流技術的進步相應也進入平緩發展階段,產業格局基本定型,基于現有技術的突破變得越來越困難。
通過對智能手機行業分析了解到,創新如此之難,拼硬件又無法擺脫同質化,手機廠商們只能在產品銷售賣點上找噱頭。
為了吸引消費者,各大廠商似乎都在絞盡腦汁。LG最新推出的旗艦手機產品G2,音量控制鍵被放在了手機背面,攝像頭正下方。諾基亞推出了配有4100萬像素攝像頭的Lumia 1020。但如此高像素基本上沒有人用得上,更別說還要花100美元去購買附加配置。三星GalaxyS4配備了過多的無用噱頭,比如無觸摸手勢、眼動跟蹤。這些華麗的功能讓手機使用變得更加繁雜而并不實用。
種種跡象顯示,智能手機行業發展離天花板越來越近。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到,來自CNNIC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手機網民規模達3.88億,首次超越臺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智能手機價格走低和迅速普及促成普通手機用戶向手機上網用戶轉化。而規模擴大也意味著發展瓶頸的臨近。CNNIC報告同時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網民普及率提升1.6個百分點達39.9%,較去年下半年網民規模增加僅2450萬至5.38億,該增長率為近三年來的最低點。
手機行業或將重復PC的命運,暴利逐漸縮水,少數幾家具有成本優勢、渠道優勢、供應鏈管理優勢的大廠商將掌握市場,山寨機、小品牌百花齊放的局面或將結束。手機或許會像手表一樣,使用時間更長,一款皮實的手機將更受歡迎。絞盡腦汁去說服消費者更換手機,將比以往更難。
同時,在A股上市公司紛紛加碼布局智能手機的當下,海外巨頭卻在悄然轉向。7月16日,蘋果公司與IBM達成戰略合作,將聯手開拓企業級市場,將IBM的大數據和分析能力植入iPhone和iPad,雙方將創造一種新類別的商務應用,從而改造企業移動市場。兩家曾在PC時代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將聯手卡位移動商用市場。通過這次合作,蘋果產品將從消費類市場切入到企業級市場。而在移動商用市場缺少硬件的IBM,其服務也找到了平臺出口。

事實上,不僅是蘋果,谷歌、微軟、黑莓、三星等科技巨頭近年來在企業級市場的野心均在逐步擴大。在黑莓的復興計劃中,“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通過移動管理軟件提供最佳的移動安全和設備管理方案,提供多平臺通信解決方案。”調整的核心就是企業級移動市場。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25年中國3G智能手機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前景投資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三星近年來一直在鼓吹其KNOX,這是一款基于開源Android平臺的安全解決方案,可以通過物理手段和軟件體系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增強安全性,同時兼容安卓及谷歌生態系統,為企業及員工帶來企業移動安全解決方案,希望在移動商用市場切一塊蛋糕。
智能手機行業發展將出現新的市場格局,繼續沿用之前的高速增長思維投資產業鏈恐怕已不現實。而市場格局生變勢必波及眾多上游供應商,在產業進入“衰退期”之前,相關企業應該未雨綢繆。以下就是智能手機行業分析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