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食品行業的三全食品、雙匯發展、光明乳業、伊利股份、貝因美等公司股價表現出色,而受近期海外奶粉短缺及漲價事件,更是帶動了國內嬰幼兒奶粉銷量在二三線城市出現增長勢頭,這對相關乳品公司的中期業績增長及股價上漲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28家食品類上市公司中,已有19家公司預告了中期業績的,除百潤股份、三元股份、雙塔食品、海潤食品4家公司預減外,其余15家上市公司中期業績均預增。其中貝因美預增60%~110%;南方食品、雙匯發展也實現了超過50%的高增長;大眾消費品公司如涪陵榨菜、三全食品、金字火腿、克明面業等公司也實現了增長的態勢。

對此分析師認為,像食品行業的乳業、肉制品、植物蛋白飲料等細分行業和個股的表現穩健,增長的動力來自于行業成長較快、明星產品表現較好,同時,原材料成本較低、基數較低等也是該類公司表現出色重要原因之一。
而從奶粉類上市公司情況看,自國家發改委對洋奶粉展開反壟斷調查后,嬰幼兒奶粉降價潮也已經如期而至,洋品牌被迫降價消除負面影響,國產品牌主動降價應對洋奶粉沖擊,各品牌之間的正面競爭更趨白熱化。同時,從國家政策來看,隨著第四次生育高峰期的到來帶來階段性人口增長,據財通證券數據測算,預計未來5年我國每年新生嬰兒增長率在3.25%左右,隨著生育高峰的到來,將催生對乳品需求量的激增。
對于乳品公司投資機會,分析師建議從以下角度把握,從乳制品未來的發展方向看,在國內已經具有非常好的口碑的企業,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比如龍頭企業貝因美,伊利股份和光明股份主打液態奶,現在正著手進軍奶粉市場。同時,皇氏乳業、西部牧業漲幅不大,短期或有一定的上攻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