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并加強已有的營銷網絡,建設鞋服集散中心,形成鞋服集散地的“晉江品牌”;同時,晉江的老板們應該繼續增強企業家意識,進一步規范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促進晉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升級。 【環球鞋網】昨日上午,“華夏學子看海西”社會實踐博士團晉江行匯報座談會在晉江市專家活動中心舉行。在座談會上,博士團的博士們對晉江的產業升級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借助并加強已有的營銷網絡,建設鞋服集散中心,形成鞋服集散地的“晉江品牌”;同時,晉江的老板們應該繼續增強企業家意識,進一步規范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促進晉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升級。
“雖然晉江擁有十多家上市企業,但是在晉江的企業當中,規模上百億的卻僅是個別。下一步,晉江的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向華為和海爾學習,把那些在國內已經很知名的企業做到國際上去。”座談會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博士陳衍泰對晉江經濟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建鞋服集散地
“晉江企業要接受苛刻的考驗,將市場融入到全球的需求中,才能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而產業升級是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根源,晉江現階段正從自主設計制造商走向自主品牌制造商,產業如何升級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座談會一開始,陳衍泰便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從8月8日開始到晉江考察,博士團一行走訪了晉江的多個企業、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深入地剖析了晉江的經濟發展現狀。在博士團一行看來,晉江的經濟要想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產業要想得到升級,一方面必須加強現在所擁有的終端網絡建設,實現從產品生產到品牌輸出;另一方面,晉江應該大力加大物流、展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定期舉辦晉江鞋服貿易洽談會等形式,建設晉江鞋服集散中心,使鞋服企業能夠直接從晉江向全國各地的客戶發貨。
對于這一點,博士團成員、清華大學博士楊勇有深刻的見解。“以運動鞋為例,作為全球聞名的運動鞋制造基地,素有‘中國鞋都’之稱的晉江為世人提供了一個個耳熟能詳的運動鞋品牌,安踏、特步、361°……‘中國鞋都’的稱謂實至名歸。憑著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和多達23萬家的終端專賣店,晉江的運動鞋已經成功地占據了中國運動鞋產業的半壁江山。但是,在終端建設的同時,卻有一個不容置疑的現實擺在我們面前:在銷往各地的運動鞋產品當中,直接從晉江出去的產品比例卻有限,很多都是從廈門甚至更遠的地方出去。”
對此,楊勇建議,晉江市政府應該有意識地通過定期舉辦鞋服洽談會等形式,把晉江打造成為一個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擁有一席之地的鞋服集散地。
增強企業家意識
在博士團成員看來,晉江雖然擁有超過100個的國字號品牌企業,但無論是從企業規模還是企業影響力上來說,晉江的企業距離那些真正的國際企業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在這一塊上,晉江的老板們急需向華為、海爾這種企業學習,而從當前來說,最應該學習提升的無疑是晉江老板的企業家素質。
陳衍泰說,晉江的老板們通過十幾二十年的打拼,成功地把企業做出來了,有些企業甚至已經成為國內相關產業的龍頭。但是,如果要繼續做大做強,晉江的老板們無疑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企業家的意識。“這種提升是全方位的,包括如何進一步規范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通過各種渠道,引進相應的人力資源。”陳衍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