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低碳經濟時代_中國加速開發新能源產業:生意社8月13日訊沉睡的巨人正在蘇醒今年6月底,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破冰船“極地曙光”號承載著北極氣候變化考察的任務,由荷蘭阿
生意社8月13日訊
沉睡的巨人正在蘇醒
今年6月底,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破冰船“極地曙光”號承載著北極氣候變化考察的任務,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奔赴格陵蘭的彼得曼冰川(Petermann Glacier)——地球上最接近北極點的大型冰川。考察隊希望在當地獲取全球變暖造成極地冰川加速消退的最新證據,以便在今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為促使各國達成一份積極合理的減排公約作最后努力。
據悉,目前格陵蘭每年大約有220立方公里的冰通過冰川流入大海,并因此為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0.6-0.9毫米——這占到了年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的三分之一。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長。如果格陵蘭島上數百條冰川同時加速流動,對全球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后果將是災難性的。科學家預計,如果格陵蘭島上所有的冰雪全部融化,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有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僅存約20250至25000頭北極熊,專家預測它們可能在2050年之前全部滅絕。
不采取行動情況將更糟
據英國媒體8月11日報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韓國仁川市舉行的2025年全球環境論壇上表示,如果不采取行動,那么氣候變化將使干旱、洪水以及其它自然災害加劇;而干旱造成的水資源短缺則會影響到億萬平民,自然災害導致的營養不良現象也將席卷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這樣糟糕的狀況將進一步惡化,甚至導致社會動蕩。
聯合國呼吁各國領導人迅速采取行動,使得年底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達成最終一致。據了解,溫室氣體的排放被公認為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據專家分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途徑主要有改變能源結構,控制化石燃料使用,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發電和其他能源轉換部門的效率;提高工業生產部門的能源使用效率,減低單位產品能耗;提高建筑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提高交通部門的能源效率;減少森林植被的破壞,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廠排放甲烷等,由此來控制和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奧巴馬政府的能源計劃是,在未來的10年中投資1500億美元,以實現三個目標:刺激經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安全。根據奧巴馬提出的新能源政策構想,美國將在可再生能源、節能汽車、分布式能源供應、天然氣水合物、清潔煤、節能建筑、智能網絡等領域探索出一個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創新戰略。
國內:引進技術出臺規劃加速發展
中國是一個能源需求大國,同時更是一個能源進口大國。因此,發展我們自己的替代能源產業對中國更有著實際戰略意義。
在之前召開的中美經貿戰略會議上,中美雙方就加強新能源合作達成了多項重要共識,并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中國將通過引進美國先進的新能源技術,力求在短期內大幅度提升國內的新涌源開發及應用能力。
同時,為提升新能源產業在國民經濟生活中的利用比例,政府在近期加速出臺了部分新能源替代法規。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三個月內相繼出臺了《車用燃料甲醇》和《車用甲醇汽油(M85)》標準,兩次標準頒布時間間隔之短,非常少見。
兩個標準的出臺為甲醇從化工產品向燃料轉變提供了合法依據,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即在標準范圍內的燃料甲醇產品,將區別于其他工業用途的甲醇產品,成為調配各種比例的甲醇汽油的基礎。
在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下,油價持續走高,必將再次打開替代能源投資的想象空間。中國將出臺更多支持替代能源發展的標準和政策,以促進替代能源行業健康快速發展,而這無疑會大大減輕老牌能源品種石油的壓力,從而間接地保證國家的能源安全。
更多新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新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