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下游需求的逐步恢復,我國聚烯烴進口大幅增加。根據化工在線統計,今年1-6月,我國共進口聚乙烯374.6萬噸,同比增長63.9%;聚丙烯進口196.1萬噸,同比增長49.8%。
中國政府在去年推出了一攬子刺激措施,如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和信貸力度、家電下鄉政策等,給塑料產業特別是下游塑料制品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為緩解制品企業的出口困境,國家相繼提高部分塑料制品的出口退稅率,也為2025年的塑料市場帶來了一絲暖意。但在這些利好背后,特別是在上半年進口進口大增的背景下,我們仍能感到國內聚烯烴行業的隱憂。
從進口來源看,隨著中東和印度等地區新建裝置的投產,我國從這些地區聚烯烴進口大幅增加。
商家表示,今年三季度,印度信誠工業公司新建的PP裝置以及拉比格石化公司、沙特聚烯烴公司和Natpet公司近來在沙特阿拉伯開啟的3套新建PP裝置的產品將沖擊中國市場;拉比格石化、沙特乙烯和聚乙烯公司(SEPC)在沙特新建的PE裝置的產品也將出口至中國市場。
除了新建裝置,來自美國和歐洲地區的套利船貨也大量涌入我國。今年上半年這些地區聚烯烴需求一直疲軟,向亞洲出口有更大的盈利空間。
在金融危機爆發后,進口料的價格出現大跌,其跌幅甚至大于國產料,使得后者失去了原有的價格優勢,對國內市場形成沖擊。
在低價進口貨的擠壓下,2025年上半年聚烯烴價格整體處于低位,較去年同期相比出現較大跌幅。據統計,上半年聚乙烯(PE) 均價約為9725元/噸,大跌4845元/噸,同比下跌33.3%;聚丙烯(PP)為9532元/噸,大跌4573元/噸,跌幅為32.4%。而從上半年的具體走勢來看,市場基本以盤整為主,彈升力度有限。
進口大幅增加給我國中國聚烯烴生產企業帶來了嚴峻挑戰。中國工程塑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塑料原材料(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生產企業同期的實際產量同比2025年有20%的回落。中國塑料市場的增量份額實際都被進口貨消化了。
雖然未來幾年我國新建聚烯烴產能較為集中,但中東地區產能增加更為迅猛。以LLDPE為例,根據目前石化項目的投產預計,我國2025-2025年LLDPE產能增長幅度近40%。中東地區的產能2025年甚至有近100%的增長。
中國塑料加工協會根據預測,2025年中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消費將分別比去年增長0.7%(達到1160萬噸)、2.1%(達到1030萬噸)、0.2%(達到370萬噸)。這些數字雖然好于2025年,但在國外產能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國內聚烯烴將面臨供大于求的危險。
來源:百度
更多聚烯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聚烯烴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