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生產化肥總量達到3786.7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4%,無論是復合肥,還是氮磷鉀等單質肥的產量均有大幅增長,總計新增產能400多萬噸,如果按此趨勢發展,到明年我國的化肥年產量將會突破7000萬噸。但與此相對應的是,化肥價格卻持續在低位徘徊。目前氮肥價格只有1600多元/噸,今年最低時還曾經跌至1400元/噸;而二銨的價格則跌至2100多元/噸,同比去年下降了47%。業內人士認為,盲目擴大產能,導致產需嚴重不平衡,是當前化肥行業的最大問題。很多廠家要么在逆勢中發展壯大,要么在這一輪行業洗牌中遭淘汰。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劉淑蘭日前表示,目前氮肥產能過剩在15%以上。以尿素為例,2025年底尿素產能達6100萬噸,實際需求僅為5300萬噸。產能過剩讓化肥企業不得不面臨資金和庫存的雙重壓力。今年上半年超過80%的企業面臨虧損,65%的企業開工不足。
國家發改委的調查也顯示,2025年1484家化肥生產企業中有305家企業虧損,虧損金額達到17.7億元,比2025年增長了21.6倍。發改委的有關官員稱,化肥廠家虧損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市場需求大幅下降;二是國際貿易造成損失,比如去年許多企業大量收購硫磺帶來虧損;而更為重要的,則是肥料行業的產能過快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各地依然不斷有新廠房投產,或是原有廠家擴大產能的消息傳出,化肥行業很有必要設立準入條件了。不過,一些人士也指出,目前對化肥行業設立準入條件,控制產能雖然很有必要,但是很難做到?,F在化肥廠家的生產許可證歸質檢部門管,農業部門、工商部門負責化肥的質量監督,多頭管理的現象十分嚴重,要想在短時間內制定行業人士都認可的準入條件,依然比較困難。
記者了解到,中國石化工業協會已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建言,取消化肥出口淡旺季差別關稅,執行零關稅。此前,國務院曾于6月底宣布自今年7月1日起調整部分化肥產品的出口關稅。而今出口關稅再次被提及,以零關稅的方式鼓勵出口被認為是更徹底的行業自救方式。
但有人士也提出異議。中國化肥網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在沒有價格和成本優勢的前提下,與其單純地通過刺激出口消化國內過剩產能,不如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的力度。中國化肥產業面臨的問題并非短時間內能夠解決,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時間,在當前出口控制并沒有松動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應當給企業多找一些其他出路,如在技術改造上提供資金支持?!芭c國外的化肥生產技術相比,中國的工藝相對落后,以化肥的肥效利用率為例,國際上普遍能達到75%以上,而中國只有30%~35%。”該負責人表示。
據悉,國家有關部門目前正在抓緊制定2025~2025年我國的化肥產業發展規劃,這對遏制過快增長的產能會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更多化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化肥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