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清縣自從注冊了‘高清大米’后,稻谷價格的從每公斤1.8元增加到2.56元,成品精米更是從每市斤1.75元漲到了10元,這就是商標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紀委駐國家工商總局紀檢組組長石見元向記者講起了商標富農的故事。
石見元委員說,地理標志農產品大多產于邊遠和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農民種出的農產品很有特色、質量又好,卻“養在深閨人為識”,也賣不上價錢。如果注冊地理標志農產品,將優質農產品轉化成商品,進城市、進超市,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使農民辛苦勞動得到合理的貨幣補償,也滿足了廣大群眾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運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不僅能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同時也能提升農業產品化水平。以地理標志、農產品商標為紐帶,可以使個體生產的農民在農業產品專業協會、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下,走向產業化、市場化運作的新型經營模式。
更多農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農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