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武清等地的奶農們再也不為賣原奶發愁了。各乳品廠主動上門搶購原奶,價格也出奇的好,每公斤上漲到了3.6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元多。武清區奶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牛奶市場處于旺季再加上奶牛數量減少,所以各乳品廠對原奶需求量很大,有些企業開始瘋搶奶源。該區52個養殖小區每天所產的700噸原奶被多個乳品企業瓜分一空。
市奶辦負責人介紹,目前,市場原奶價格上漲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奶農近一兩年來虧損的壓力,對穩定奶牛飼養有一定的意義。但令人擔心的是,價格飛漲的背后往往緊跟著的就是大跌,10多年來的市場已經印證了這一點。其根本原因就是乳品企業與奶農之間沒有一個緊密的利益鏈條。當奶品市場旺銷時,乳品企業瘋搶鮮奶;而一旦市場處于淡季,乳品企業就壓低價格甚至拒收,把所有的風險都推給奶農。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圈:原奶被壓價,奶農養牛賠本殺牛倒奶,原奶數量減少,奶牛飼養陷入低谷;奶牛少原奶減少又將引起新一輪的搶奶風潮,奶源不穩如坐過山車。而國外先進國家乳品生產保持穩定的原因之一是先有基地然后再建廠。而我國恰恰相反,乳品企業自己先建廠,然后再搜刮奶源,這就出現了兩者的脫節,最后造成原奶市場的波動。“得奶源者得天下”。一個乳品企業能掌控多少奶源,奶源基地能否提供充足、優質的鮮奶,最終將決定一個乳品加工企業能走多遠。
市奶牛協會專家指出,穩定奶源基地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首先,乳品生產企業應和奶農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利益聯盟體,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這樣還可以更好地確保原奶質量。目前,在本市范圍內包括海河、完達山、光明乳業(600597)在內的多個乳品生產企業已開始建立自己的奶源生產基地,但奶牛飼養量還需要增加。另外一個對策是改變奶農單打獨斗的局面,組織起來,建立奶牛養殖合作社。處于弱勢的奶農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形成團隊和乳品生產企業抗衡,在價格等方面具有話語權,也才能共同抵御市場風險。
更多牛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牛奶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