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后,孕婦體內酶有一定的改變,對某些藥物的代謝過程有一定的影響。藥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積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器官形成時,藥物對胎兒有一定的影響,故感冒最好不吃藥。但萬事都是一分為二,孕婦用藥有一定的風險,并不是完全無益。一些疾病本身對胎兒、母親的影響遠遠超過藥物的影響,這時,就應權衡利弊,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懷孕期間用藥原則
合理的用藥可以治療疾病,不當的用藥也可以帶來危害。妊娠期間的用藥既要對孕婦無不良影響,還必須保證對胚胎、胎兒和新生兒無不良影響。因此,產科用藥要將母嬰安全放在首位,一定要合理用藥。即根據孕婦所患疾病的具體情況,正確選擇對胚胎、胎兒無害,又對孕婦所患疾病最有效的藥物。因人而異地制訂治療方案,特別強調隨著病情變化應及時更換藥物。
能用一種藥物,就避免聯合用藥;能用療效肯定的藥,就避免使用尚難確定對胎兒有無不良影響的新藥;能用小劑量藥物就僻免便用大劑量藥物。若妊娠早期因孕婦病情需要必須使用對胚胎、胎兒有害甚至可能致畸的藥物,則應該失終止妊娠然后再用藥。
中藥禁忌
中成藥:
禁用牛黃解毒丸、大活絡丹、至寶丹、六神丸、小活絡丹、牛黃清胃丸、牛黃清火丸、傷濕止痛膏、復方當歸汪射液、蘇合香丸、十滴水、云南白藥、三七片、益母膏、晴香壯骨膏、七厘散、小金丹和百降丹等。
慎用藿香正氣丸、防風通圣丸、牛黃上清丸、蛇膽陳皮末、膽石通、氣滯胃痛沖劑、木香順氣丸、香砂養胃丸、大山楂丸和麻仁潤腸丸等。
飲片:
禁用附子、烏頭、水銀、巴豆、芫花、大戟、水蛙、商陸、蜈蚣、雄黃、雌黃、牽牛子、麝香、牛膝、牛黃等。
慎用生大黃、芒硝、甘遂、三棱、生南星、劉寄奴、皂角刺、生五靈脂、穿山甲、射干、凌霄花、茅根、木通、通草、薏苡仁、赭石、桃仁、愧花、蟬蛻、丹皮、干姜、肉桂、半夏等。
不能單獨使用當歸、紅花、蒲黃、蘇木、枳實、檳榔、厚樸、川椒、滑石和郁金等
相對禁忌
妊娠期患病不可盲目用藥,要及時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用藥物進行治療。
經周期正常的女性,在停經10天內用藥問題不大,不必恐慌;在10一100天(三個之內)胚胎發育較快,對藥物很敏感,最好別用;在3個以上,除中樞神經系統外胎兒的各個系統基本發育完成,用藥對胎兒的影響就會大大降低。如果遇到孕期誤服藥等情況,最好盡早到大醫院產前診斷中心,將詳細的服藥時間和服藥數量提供給醫生。
絕對禁忌
氨基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對胎兒聽力及腎臟有損害。
四環素類抗生素(如四環素、土霉素、強力霉素、甲烯土霉素等)容易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孕早期可致胎兒畸形、四膚發育不良及小肢畸形,孕中期可致牙蕾發育不良,從而使乳牙呈棕黃色及牙釉質發育不良,恒牙發育也受影響,易造成齲齒,孕后期可引起肝、腎損害。
喹諾酮類(如吡哌酸、氟哌酸、氟啶酸、氟嗪酸等)在動物實驗中可引起幼崽關節發育受損,雖然在人尚無這方面的證據,應用此類藥物時也應謹慎。
磺胺類(磺胺甲基異惡唑等)容易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血漿蛋白結合,而將膽紅素替換出來導致新生兒黃疸;甲硝唑類藥物容易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動物實驗有致畸作用,尤其是妊娠頭3個,組織器官形成時期更是危險,所以不宜應用。
孕媽媽,準爸爸都擔心妊娠期間用藥會影響到胎寶寶的生長發育,但卻常常忽略了疾病本身對胎寶寶的影響。一味地拒絕使用藥物治療,甚至不到醫院就診這樣很可能延誤孕媽媽的病情。
推薦閱讀
【孕婦孕期安全】懷孕期間安全知識 如何度過一個安全的孕期?
【孕期安全護膚】孕期如何安全護膚 準媽媽的護膚安全指南
【孕期飲食禁忌】孕婦不能吃哪些食物 孕期這些食物需忌口!
【孕婦安全】孕婦安全知識手冊 孕婦家居安全常識
【孕期外出安全】孕媽咪外出要注意哪些 孕婦外出安全攻略
【孕期工作安全】職場孕婦怎樣度過一個安全的孕期 職場準媽媽工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