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速騰聚創公司研究:車載激光雷達龍頭,機器人為第二增長曲線:速騰聚創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AI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公司,為機器人行業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
公司發展歷程
速騰聚創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AI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公司,為機器人行業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公司總部位于深圳,擁 有超1400名員工,2024年1月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公司圍繞芯片驅動的激光雷達硬件為基礎,同時布局人工智能感知軟件形成解決方案,推動市場探索應用的場景,引領行業實現 大規模商業化。在車載市場,公司已與全球超290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在機器人市場,公司已為超2600家機 器人及其他產業客戶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
內部治理:公司股權結構穩定
根據公司財報披露的數據,截止2024年6月30日,邱純鑫、朱曉蕊及劉樂天一致行動人為BlackPearl(持股占比10.95%)、Emerald Forest (持股占比6.57%)和Sixsense(持股占比4.02%)的最終控制人,合計持股占比21.54%。外部股東中,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為最大投資方, 持股達10.42%;華興資本持股5.03%。同時,公司采納股權激勵計劃,Ruby/Robust/Hoping Dream為三大員工持股計劃控股實體,分別持 股1.08%/2.98%/ 3.82%,合計持股約8%。 據同花順披露的數據,阿里集團于2024年8月20日及2025年1月9日兩次減持,現持股減少至4.97%;華興資本于2024年7月5日減持至4.22%。
內部治理:公司管理層資歷深厚,產業背景豐富
核心團隊資歷深厚,帶領公司穩步發展。公司管理層包含邱純鑫、劉樂天等多位業內頂尖技術專家,公司管理團隊具有豐富的機器人技術 及激光雷達產業背景。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邱純鑫背景為控制科學方向博士,是計算機感知和機器人技術方面的頂級專家,曾在JFR等國 際頂級機器人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
收入拆分:ADAS激光雷達為主要收入來源
公司業務按收入來源分類,可具體分為三大業務: 產品銷售,包括用于ADAS和用于機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達產品,為主要收入來源。2021-2023及2024Q1-3,用于ADAS的產品銷售收入占 比分別為12.1%/30.2%/69.4%/82.7%,用于機器人及其他的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57.1%/45.1%/16.6% /11.7%。用于ADAS的產品銷售收入占 比逐年提升,業務重點已轉移至用于ADAS應用的激光雷達。 解決方案銷售,解決方案整合激光雷達硬件及人工智能感知軟件。2021-2023及2024Q1-3收入占比分別為25.6%/ 23.1%/9.8%/5.1%,該業務 收入占比逐漸下降。服務及其他,即提供定制化技術開發服務。 2021-2023及2024Q1-3收入占比分別為5.2%/1.6%/4.2%/0.5%,收入規模小。
業務戰略:以自研芯片驅動激光雷達平臺發展
公司專注于基于自研芯片激光雷達技術,開發芯片驅動的激光雷達平臺,以實現快速高效的產品迭代。公司在應用探索階段采用分立器件, 推出R平臺產品滿足了市場對卓越性能的需求,并專注于自主研發芯片以進一步減少成本與提高質量,開發M平臺與E平臺。 公司是全球業內最早布局自主芯片技術的激光雷達公司之一。2017年起,公司開始研發芯片驅動掃描、傳輸、接收發與處理系統;2021 年6月,M平臺產品開始量產;2022年11月,公司發布搭載自研傳輸、接收及處理系統一體化芯片的E平臺產品。
主要產品之激光雷達:激光雷達產品應用于多個場景
公司主要產品可分為三類:激光雷達硬件、人工智能感知軟件及激光雷達解決方案。 激光雷達硬件:公司利用激光雷達硬件及芯片激光雷達技術,至今推出了四種激光雷達平臺:E平臺、M平臺、R平臺和全新數字化架構 EM平臺。
主要產品之激光雷達:銷量快速增長

激光雷達銷量方面,2020-2024年,公司用于ADAS的激光雷達產品銷量持續增長,由2020年的約300臺增長至2024年的519800臺。截止 2025年2月21日,公司激光雷達累計銷量達100萬臺,成為全球首家達成百萬臺高線數激光雷達下線的企業。 激光雷達均價方面,2020-2024Q1-3,公司ADAS與機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達均價持續走低,ADAS激光雷達ASP已降至約2600元。
主要產品之感知軟件:HyperVision賦能下游客戶
2017年,公司推出基于激光雷達3D點云,專為自動駕駛環境感知開發的AI感知軟件HyperVision 1.0。其建立在深度學習算法的基礎上,能 夠檢測、跟蹤和分辨真實世界環境中的物體,并直接通過雷達收發器信號顯示位置與距離信息。主要特點包括:低算力需求,僅需不到 0.5TOPS的算力;兼容性,兼容多種算力平臺和大多數感知應用程序,跨平臺支持多種車型;豐富的物體檢測與分類信息,支持常見交通應 用場景下的可行駛區域檢測、物體識別及移動物體跟蹤。 2020年,公司推出人工智能軟件HyperVision 2.0,通過將原始的激光雷達、視覺等原始傳感器數據轉換成為可以被自動駕駛車輛和機器人 可直接使用的高價值信息,賦能自動駕駛和機器人行業。其提供支持目標感知、環境感知、預測決策及運動規劃的全棧式算法解決方案。除 集成到激光雷達硬件中外,也支持ADAS純視覺解決方案、ADAS激光雷達+視覺解決方案及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視覺解決方案。
定點合作:客戶包括頭部大多數車企,自動駕駛級別涵蓋L2-L4
截至2024Q3,公司已為12家客戶的31款車型實現大規模量產落地,其中第三季度新增量產車型包括比亞迪旗下多款子品牌的多款車型。公 司合作車企包括比亞迪、一汽紅旗、廣汽豐田、廣汽埃安、極氪、智己、小鵬等。 在定點車型數量上,截至2024年11月29日,公司已成功獲得28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的92款車型的量產定點訂單;其中,在L2/L2+領 域,公司已獲得7家整車廠的多款新增車型定點合作;在L3/L3+領域,公司新增了一家全球領先的國際主機廠與一家中外合資品牌定點;在 L4級別自動駕駛上,公司與某全球最大出行平臺及小馬智行等領先L4+自動駕駛公司達成量產定點合作;在全球化業務方面,集團已成功與 7家全球車企品牌達成定點合作,其中,2024Q3新增一家日本銷量排名前三的車企和一家全球領先的國際主機廠的定點合作。
主要產品之機器人:全面布局機器人技術生態
除汽車業務外,公司作為智能機器人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全面布局機器人技術生態,目前已推出多個產品。公司針對機器人領 域推出 192 線半球形數字化激光雷達 Airy及全固態數字化激光雷達 E1R,已獲得多家機器人客戶的合作訂單。同時,公司還推出其他機器 人零部件產品:2024年高交會上公司自研靈巧手 Papert 1.0 首次亮相; 2025年1月 AI 機器人全球發布會上,公司發布機器人視覺全新品類 Active Camera 解決方案、第二代靈巧手 Papert 2.0、直線驅動器、三維力傳感器、域控制器等產品,為機器人提供操作及移動解決方案。 公司計劃通過持續創新,加速機器人戰略布局的落地與拓展,打造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平臺公司。 根據2024Q3業績會,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合作客戶已經超過2600家,預計2025年機器人領域出貨量有望超六位數。
財務分析:營收及毛利率水平快速提升,有望實現扭虧為盈
公司營業收入快速增長。2021年公司實現收入3.31億元;2022年公司實現收入5.30億元,同比增長60.2%;2023年公司實現收入11.20億元, 同比增速高達111.2%;2024年Q1-3公司實現收入11.35億元,已超過FY2023,同比增長91.5%。 公司毛利率持續改善。2021-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42.4%/-7.4%/8.4%,2024年Q1-3毛利率進一步提高至15.0%。 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未來有望實現扭虧為盈。2021-2023及2024年Q1-3公司凈虧損分別為16.55/20.86/43.31/ 3.51億元。隨業務高速增長 且整體毛利率持續改善,有望支撐公司未來盈利。
行業概覽:感知傳感器&駕駛自動化分類
感知系統是自動駕駛系統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自動駕駛感知的主要傳感器包括被視為互補的激光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及毫米波雷達; 不同傳感器各有功能及優勢,因此一般不會相互替代。超聲波雷達:工作原理是接收反射波,并通過時間差來測算距離,其在0.1-3m之間精 度最高,常用在倒車上。毫米波雷達:發射無線電波,具備穿透能力強、受環境影響小等優勢,擁有200米左右的探測距離,但無法準確判 斷障礙物立體輪廓和顏色,主要服務于ACC自適應巡航等功能。激光雷達: 通過發射探測激光束獲得目標距離、方位、高度、速度、姿態等 信息。不能判斷顏色信息,占用算力較多。攝像頭:最接近人眼的傳感器,能夠獲取色彩和細節信息,如車道線,指示標志,紅綠燈等。局 限性明顯,如遇到逆光等影響,會像人眼一樣看不清并丟失目標。 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對自動化程度的定義,自動駕駛分為L1-L5五個級別。目前,汽車整車廠提供的ADAS屬于L1-L3級別。隨著 自動駕駛技術進步,預期將有更多汽車整車廠開發L4及L5級別自動駕駛功能。
行業空間:全球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市場有望達萬億量級
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2022年全球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120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至12,53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高達78.8%。 在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的眾多應用場景中,預計汽車應用將占據整體市場的最大份額,到2030年市場規模可達約10,003億元,占比達79.8%; 機器人應用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可增長至約2,162億元。受益于政府對自動駕駛的政策推動及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預計中國將成為 全球車載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市場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市場,預計于2030年約占全球市場的34.6%,2022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104.2%。
競爭格局:行業集中度高,頭部四大廠商占據國內外主要市場份額
根據YOLE披露的數據,在2023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中,中國廠商領跑全球,其中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圖達通/華為分別以 37%/21%/19%/6%的市場份額占據前五名。 根據NE時代智能車披露的數據,2024年中國乘用車激光雷達裝機量為159.5萬顆。其中速騰聚創裝機量達51.5萬顆,市場份額達32.3%位于榜 首,主要出貨為極氪、仰望、小鵬、問界等;華為以44.4萬顆的裝機量占據2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其主要貢獻來源于問界車型;禾賽 科技裝機量為43.1萬顆,市場份額27%,理想占據一半以上份額;圖達通裝機量依托于蔚來,裝機量達20.6萬顆,占據12.9%的市場份額。
行業發展:激光雷達價格下探,智駕平權驅動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根據 YOLE,目前行業迭代點已經由探測距離和分辨率轉為價格。據禾賽科技財報披露的數據,其產品平均單價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 35,869元/臺,下降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4,023元/臺,下降幅度接近90%;速騰聚創ADAS激光雷達產品均價也在四年間實現階梯式優化,從 2020年的22,500元持續下探至2024年上半年的2,600元,降幅同步達到88%。 禾賽科技將以不到200美元的價格推出下一代激光雷達產品ATX,是目前AT128價格的一半。禾賽科技CEO李一帆接受采訪時表示,價格減 半將使激光雷達的使用變得更有吸引力,對于售價低于2萬美元(約合15萬元人民幣)的平價電動汽車也是如此;對于售價高于2萬美元的 電動汽車,激光雷達技術的采用率可能會躍升至40%。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披露的數據,2024年5月,15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激光雷達 滲透率達20.5%,頭部新勢力品牌的激光雷達平均搭載率更是超過60%,且這一速度仍在加快。未來,隨著激光雷達成本下降及技術升級, 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