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內地房地產企業扎堆境外上市:近期計劃通過IPO或借殼方式謀求上市的房地產企業達39家,其中超過10家計劃香港上市今年以來,各大房地產公司紛紛活躍于資本市場。
近期計劃通過IPO或借殼方式謀求上市的房地產企業達39家,其中超過10家計劃香港上市
今年以來,各大房地產公司紛紛活躍于資本市場。除了萬達、綠地等在A股上市融資外,本月,內地首只地產科技概念股中房信集團(CRIC)登陸納斯達克,受到投資者熱捧,上市以來累計漲幅達35%。在香港市場,恒大地產、卓越地產、福建明發、廈門禹洲、花樣年等中資地產商相繼啟動招股。
昨日,龍湖集團內部人士證實,龍湖地產將在本月底接受港交所聆訊,最快可能年底在香港掛牌交易。但對于最核心的上市內容,包括融資規模等,對方則表示不便透露。
盡管內地房產企業熱衷境外圈錢,但先行赴港上市的內地房企華南城和恒盛地產在上市首日遭遇"破發"。
內地房企排隊境外融資
之前有市場傳聞稱,龍湖地產已于10月21日原則上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預計集資約8-10億美元,同日接受聆訊的還有孫宏斌的融創地產。不過,昨日龍湖集團有關人士否認了上述傳聞。
今年5月4日,重慶龍湖企業拓展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發行總額為14億元的債券。此次債券發行讓龍湖資產總值公之于眾:截至2025年,龍湖總資產325億元?!豆緜技f明書》顯示,龍湖地產控股股東嘉遜發展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將成為其上市載體。嘉遜發展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1.3%。
除龍湖外,今年以來已有廈門寶龍、華南城控股、卓越集團、恒盛地產等數家內地房企先后啟動了赴港上市計劃;近日,卓越置業和明發集團均在香港招股,而恒大地產也開始招股。近期的一份調查也顯示,內地擬通過IPO或借殼方式謀求上市的房地產企業總數達到39家,包括佳兆業、中駿置業
等;其中計劃在港上市的內地房企超過10家。
房企融資多為地產業務
從招股說明書看,不少上市的房產公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主營業務擴張。CRIC招股說明書顯示,其上市凈募集資金逾2億美元,將主要投資于新信息和運營系統,同時用于銷售和市場拓展。恒大地產向基礎投資者透露的未來計劃也顯示,按照現在的開發進度,公司在未來3-5年將具備充足的土地儲備,保持物業開發高速發展,同時,公司將繼續在全國各主要省會級城市快速大規模開發地產項目。
南國置業的招股意向書顯示,預計籌集3.8億元用于武漢家裝項目、南國SOHO北區及研發中心的項目發展。"今年第四季度很可能創歷年來內地房地產企業海外融資額的最高峰。"瑞士銀行投資銀行亞洲區主席蔡洪平對媒體表示。他預計,四季度內地房地產企業在海外融資金額將達到80億至100億美元。
首批上市房企首日破發
在蜂擁上市的背后,是先行赴港上市的內地房企華南城和恒盛地產在上市首日遭遇"破發"。
"十一"前后,作為內地房企赴港上市先行者的華南城和恒盛地產,上市首日就遭遇了"破發"。9月30日掛牌的華南城全日報收1.62港元,較其招股價2.1港元跌22.9%,創下港股市場有史以來首日上市最大跌幅紀錄;10月2日掛牌的恒盛地產報收3.76港元,較其招股價4.4港元跌14.5%。
寶龍地產占IPO籌資規模10%的面向散戶發行部分的股票約有22%認購不足,10月6日,總部位于廈門的寶龍地產發布公告稱:鑒于香港資本市場新股發行的波動,以及公司面向散戶發行部分認購不足,公司將招股價由每股3.3-4.9港元降至2.75港元。首次公開募股籌資規模也從6.28億美元降低至3.53億美元,縮水將近一半,掛牌時間也推遲至8天后。
□專家觀點
龔方雄:房企明年一、二季度IPO較好
10月21日,摩根大通中國投資銀行副主席兼中國企業投融資主席龔方雄,在重慶出席某論壇時,以寶龍地產的遭遇論證了自己的觀點。龔方雄認為,IPO窗口好不容易打開,所以出現了幾十家房企擠在一起IPO,市場出現短暫的消化不良的現象。"在幾十家房企蜂擁IPO的情況下,投資者的情緒有一些變化,這個變化不是因為這個產業前景發生了變化引起的,只是對定價相對敏感的供求關系造成的。"
在龔方雄看來,下一個比較好的IPO時間窗口將是明年一、二季度。首先是因為宏觀經濟形勢屆時會更好。更重要的是,現在市場關注的房產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
也會明朗。同時,由于各國央行都強調不輕言退市,這將保證市場的流動性,也將推高資產的價格。
10月房企上市時間表
10月21日招股 卓越集團
10月21日招股 明發集團
10月23日招股 恒大地產
10月26日網上路演南國置業
10月底招股 花樣年
10月底招股 禹洲地產
來源:證券之星
更多房地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房地產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