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產市場回顧及2025年展望:行業迎“拐點”,“白銀時代”大幕開啟 2025年,全球經濟緩慢復蘇,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增長分化明顯,中國經濟也一改“高增長
行業迎“拐點”,“白銀時代”大幕開啟
2025年,全球經濟緩慢復蘇,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增長分化明顯,中國經濟也一改“高增長”的姿態,在“穩增長”和“調結構”指導方針下,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滑、出口在全球需求衰退下處于弱勢格局,加之消費不振,使得經濟增速下滑壓力較大,尤其是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房地產行業進入調整期,各項指標增速出現明顯放緩甚至下滑。一時間在經濟迎來“新常態”背景下,房地產行業發展“拐點”已經到來,未來行業進入“白銀時代”成為普遍共識。
2025年房地產行業回顧
一、主要指標維持低位,經濟下行背景下房地產行業獲益良多

2025年,雖然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大幅改變,但在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政策刺激消化期的“三期疊加”背景下,今年經濟增速下行風險加大,穩增長壓力巨大。前三個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別放緩至7.3%、7.5%和7.3%,僅次于2009年一季度全球經濟危機的低點。與此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由年初的17.7%下降至11月的15.8,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更是從19.8%逐月下滑至11.9%,并有繼續下滑趨勢。CPI、PPI等指標增速屢創新低,顯示出國內外需求低迷,通脹率持續走低并面臨通縮風險,投資、出口、消費等方面都說明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整體經濟下行風險都進一步顯現。
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先后出臺了一些列“微刺激”、“穩增長”措施,一方面是基建投資的增加,尤其是在高鐵、核電的投資大幅加大,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房地產開發投資下行對整體經濟的沖擊。另一方面,通過“定向降準”、“央五條”等鼓勵金融機構繼續支持居民購房需求,并于三季度末出臺“9.30”房貸政策,松綁實行三年的“限貸”政策直接推動了房地產業快速筑底回穩,隨之2年來首次不對稱降息又帶來資金面寬松,也使房地產行業受益匪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激勵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滑趨緩,新開面積降幅走勢整體回穩態勢,政府在穩經濟增長的同時也促使房地產行業加速回暖并走出調整期。
二、開發投資增速持續回落,新開工面積降幅擴大
2025年前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660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9%,增速較去年回落了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58676億元,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8%,增速10.5%,較去年同期回落了7個百分點。從房地產投資額同比增幅走勢看,累計投資同比增幅已經連續十月回落,前11月增幅再創五年來的新低。全年行業處在調整態勢,市場波動較大,當前市場依舊以去高企庫存為主,加之企業年底回籠資金,增幅有所放緩。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也在下滑,這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的大幅下滑成為其增長的主要負贅。2025全年開發投資預計增幅10%-12%之間,增速較往年有明顯的回落,且明顯低于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下滑趨勢明顯,對經濟增速放緩產生了直接影響。
從新開工面積來看,2025年市場回落的態勢更為明顯,2025年1-11月,全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16.47億平方米,同比下跌9%,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11.46億平方米,同比回落13.1%,均創下2002年以來前五月新開工面積最大跌幅。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幅走勢看,自今年年初大幅下滑至負增長區間后,整體呈現平穩收窄態勢。但在10月好轉后,年底再度惡化,降幅再次逆轉擴大。下半年市場開始回暖,消化存量,沖刺全年業績是企業當務之急。全年來看,企業拿地量明顯下滑也是新開工面積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而新開工的減少將導致明年市場供應量出現一定的下滑。
三、商品房銷售企穩回升,全年成交12億平方米左右
從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前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雙雙呈負增長,且降幅存在繼續擴大的趨勢。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0171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2%。商品房銷售額64481億元,下降7.8%。其中,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3223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8096億元,單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創今年各月新高。考慮到年末的翹尾趨勢大局已定,全年預計商品房成交量仍能維持在12億平方米左右。
今年單月銷售面積來看,成交呈現一個先抑后揚的走勢,企穩回升趨勢顯著。在今年年初大幅滑落至負增長區間后,整體走勢較為平穩,特別是7月以來走勢相對平緩,9月開始成交量開始回升,接下來3個月成交面積都在1億平方米以上,11月面積和金額均更是創年內新高。
進入2025年以來,商品房銷售額的下跌速率已經超過了商品房銷售面積下跌速度,價格深度調整的步伐明顯加快。主要是由于今年企業為了去庫存,以價換量成為普遍共識。
四、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增28%,行業庫存創歷史新高
到11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達59795萬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長27.8%,相比2013年末時的49295萬平方米的待售面積繼續增加1050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6929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增加471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2067萬平方米,商品房待售面積再創新高。
盡管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各類救市政策頻頻,市場成交量有所回升,行業庫存得到了一定消化。但由于今年房企普遍完成業績壓力較大,企業緊抓去庫存窗口期,推盤力度也在加大,因此又給行業去庫存進程帶來較大壓力。從月度待售面積同比增幅來看,已由年初的23%逐月上升至11月的28%,繼續增加了5個百分點。
五、房價連續九個月環比下跌,年底同比增幅轉負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2025年1-11月份,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同比上漲0.4%,出現微幅漲動。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跌幅1%,同比下降12.2%,今年同比跌幅最大的一個月,且跌幅不斷增加。70個大中城市房價已連續三月全部停漲,11月,有67城下降,但環比降幅進一步收窄。
從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來看,今年前三個月指數呈上行趨勢,但漲幅逐漸收窄,4月開始環比出現下滑,全國一手房價格指數連續八個月出現下跌,且越降幅度越大;今年1-11月,與去年同期相比雖仍在上漲,但是漲幅逐漸收窄。而11月指數僅有1083.7,同比漲幅僅剩0.04%,12月下滑趨勢還在繼續,同比不但歸零,而且很可能提前成負數。
上半年市場形勢嚴峻,成交量持續走低,庫存高企,三季度以來行業逐步回穩,購房者預期向好,但不少仍持觀望態度。各房企以價換量仍是主旋律,積極降價促銷去化庫存,因此房價整體一降到底。
六、土地成交整體冷清,出讓規模持續負增長
2025年前11月,全國房地產企業購置土地總建面積為2.97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4.5%,在2004年至今的11年同期間的第二低,僅高于2009年同期的9875億平方米,與此同時,土地成交價款則繼續攀升,再創歷史同期新高,達8657億元,同比下降0.1%,環比增長20.4%。
在各地房價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的背景下,土地價格依然保持堅挺,房價與地價已經形成明顯的背離,這是企業不愿積極拿地的主要原因。目前除了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之外,多數城市土地市場依然低迷。從今年土地購置面積增幅走勢看,前3月進入負增長區間后,整體基本處于平緩收窄態勢,雖然前三季度跌幅有所加大,但前十月同比再次回到正增長區間,主要是10月當月企業購地同比大幅上升所致。近期隨著九月底限貸政策的放寬,一些房企對市場信心有所上升,重新進入市場拿地;此外,一些房企為了完成年度土地儲備,在四季度也加快了拿地節奏。
2025年展望
一、穩增長是2025年主要任務,政策刺激將促房地產行業加速回暖
雖然在強調“穩增長和調結構”的目標之下,中央已能夠容忍較低經濟增速,注重經濟結構改革,是為”新常態”。但產能過剩、杠桿化嚴重、外部需求疲弱,使得實體經濟下行風險有增無減。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五大主要經濟工作任務,其中”一是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成為首要任務。會議明確了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
雖然在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沒有提房地產調控,但房地產行業一旦長期低迷,中國經濟下行的速度將更快。在出口受阻,消費的提升需要一個漫長過程的環境下,想要穩住明年的經濟增長,無疑只能靠投資,而房地產投資又在固定資產投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低位,且依然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一環。
無疑,明年在“穩增長”的框架下將倒逼國家擴大投資以及提供更為寬松的貨幣環境,尤其是在當前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以及低通脹的情況下,為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間,明年降息、降準有望再現市場,資金面會更加寬松,房地產行業也將在今年低迷的表現中迎來真正的回暖。
二、行業新常態差異化挑戰加劇,難現以往調整后“量價齊升”局面
雖然行業將迎來回暖良機,但在今年行業內部的不斷調整中,行業生態已經發生改變,格局也與以往不同,房地產超級大繁榮時代已經完結。隨著人口紅利的褪去,社會開始逐漸步入老齡化,剛需主力和改善性需求主力的勞動力人口趨于下降,且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33平方米,房地產的需求高峰已經過去。在整個市場已經處在供求相對平衡的狀態,甚至部分城市供過于求的情況下,房地產行業也迎來了新常態。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雖然房地產行業再一次走出調整期,但可以預見的是,2025年本輪調整的結束,將不會再現2008、2011年調整之后價量齊飛的局面,房地產市場實現“V”型反轉可能也微乎其微。總體來說明年行業將保持一個較為平穩運行的態勢。
三、市場走勢不會出現根本轉變,各項指標仍將低位運行
從趨勢來看,在去庫存背景下,明年上半年行業開發投資、新開工等指標在慣性影響下,仍將延續回落格局,下半年,隨著市場預期和信心都有所回升,加之貸款寬松格局,行業將持續“盤整”,平穩運行。但部分指標也會在的整個宏觀背景的變革下,率先反彈復蘇。開發投資增速將維持在10%左右,新開工面積降幅也將呈現平穩收窄態勢,商品房銷售也會與今年基本持平,維持在12億平方米左右,商品房價格將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首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可能率先企穩回升,但總量與2025年水平相當。今年市場雖然低迷,但整體呈現先抑后揚的局面,尤其在四季度成交回暖明顯。在政策寬松的環境中,這種回穩的態勢將延續到明年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能夠維持目前平穩運行水平。考慮到行業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轉,行業分化將會更加顯著,不同城市、企業表現不一,總量不會較2025年出現更大突破。
其次,供應量因企業拿地量下滑以及新開工的減少而出現一定的下滑。2025年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和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房地產銷售量下滑明顯,與之相對應的是待售面積的高企,不僅加劇了去庫存壓力,也降低了房地產開發投資速度,而銷售的不力,也減少了今年企業拿地的熱情,影響了明年的開發投資力度,預計明年行業商品房新增供應量偏緊,仍以去庫存為主,而成交量上也不會突破今年成交,將維持在高位平穩運行。
再次,地方推地意愿加強,土地供應將上升,土地成交價格上將不會大幅上升,底價成交仍是常態。在市場、政策、投資者信心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今年以來國內房地產行業土地市場出讓規模持續負增長。由于今年市場冷淡,部分城市都減少了土地供應,土地財政收入今年也大幅減少,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方面,隨著市場預期的回升,以及行業新格局的到來,企業勢必重新調整城市布局,加之一、二線城市并不缺地,明年土地市場也將一改今年冷清的局面,企業在窗口期拿地布局,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也將攀升。考慮到企業自身的拿地意愿和資金鏈情況,土地成交價格上將不會大幅上升,底價成交仍是常態。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前景及未來發展趨勢,請訪問《房地產開發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提供市場規模和潛力研究、市場細分和用戶行為研究、渠道模式研究、競爭對手調查、市場進入研究、消費者研究、可行性研究、商業計劃、產業規劃等系統的市場研究咨詢服務。在消費品、能源化工、機械電子、IT軟件、教育培訓、車輛交通、零售百貨等眾多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實戰咨詢顧問經驗。宇博智業研究中心專業的投資分析人員為您的投資保駕護航,為您的投資減少一份風險,增添一份保障。
網站展示的內容有限,如您對此報告感興趣,我們會為您提供更多增值服務,詳情請直接在線聯系我們或者撥打我們的咨詢熱線:0592-533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