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去的世界十大考古遺跡_這些世界考古遺跡神秘又古老:世界十大考古遺跡名單如下:羅馬斗獸場、萬里長城、埃及胡夫金字塔、雅典衛城、秦始皇陵、佩特拉古城、復活節島石像、吳哥窟、馬丘比丘、
世界十大考古遺跡名單如下:羅馬斗獸場、萬里長城、埃及胡夫金字塔、雅典衛城、秦始皇陵、佩特拉古城、復活節島石像、吳哥窟、馬丘比丘、奇琴伊察,下面請看榜單詳細內容。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之一,塔高146.59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相當于40層大廈高。塔身是用23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達1.5噸至160噸,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它的規模是埃及至今發現的70多座金字塔中較大的。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成群結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金字塔內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運,然后逐層堆砌而成,是十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跡。查看詳細
萬里長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后聯成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偉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也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萬里長城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主要分布在15個省區市;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余處(座/段)。查看詳細
羅馬斗獸場,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建于公元72至80年間,是古羅馬帝國供給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征,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羅馬角斗場呈正圓形,俯瞰為橢圓形,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墻高約57米,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查看詳細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成立于1975年,是以秦始皇兵馬俑為基礎,在兵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遺址類博物館。兵馬俑修筑時間長達38年,工程浩大、氣勢宏偉,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最偉大發現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博物館共3個兵馬俑坑,一號兵馬俑坑內約埋藏陶俑、陶馬6000件,同時還有大量的青銅兵器;二號兵馬俑坑內埋藏陶俑、陶馬1300余件,二號俑坑較一號俑坑的內容更豐富,兵種更齊全;三號俑坑的規模較小,坑內埋藏陶俑、陶馬72件;陳列廳內有一、二號銅車馬。查看詳細
佩特拉(Petra)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于約旦首都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一條連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峽的狹窄的峽谷內。古代曾為重要的商路中心,厄多姆國的都城。佩特拉整座城市的高大雄偉的殿堂排布在周圍山崖的巖壁上,門檐相間,殿宇重疊,十分壯觀。山谷在寶庫的一邊展開,展現出眾多的開鑿于巖石中的墳墓。這些墓由粉色的沙巖構成,也摻雜著很多其他顏色。1812年以來陸續發現許多古跡,大都雕刻在一條深谷的巖壁上。為約旦旅游業的重點城市之一。查看詳細
雅典衛城(Acropolis),是希臘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筑,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衛城面積約有4km2,位于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衛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廟和其他宗教建筑。雅典衛城,也稱為雅典的阿克羅波利斯,希臘語為“阿克羅波利斯”,原意為“高處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查看詳細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距當時的都城庫斯科120公里,坐落在安第斯山脈最難通行的老年峰與青年峰之間陡峭而狹窄的山脊上,海拔2400米。人們認為馬丘比丘是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Pachacuti)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1911年,它才被美國歷史學家發現,引起世界關注。絕佳的地理位置使馬丘比丘成了理想的軍事要塞,它的位置也因此曾經是軍事機密。查看詳細
柬埔寨吳哥窟又稱吳哥寺,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高棉式建筑,也是吳哥古跡中保存較為完好、細節較為精美的石窟寺廟,以建筑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于世。吳哥窟為蘇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時為供奉毗濕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建筑莊嚴勻稱,比例和諧,坐東朝西,平面呈長方形,有兩重石砌墻,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風格的代表。吳哥窟的正式稱謂為吳哥考古公園,包含了大吳哥(通王城),小吳哥以及周邊多處遺跡遺址。查看詳細
奇琴伊察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中東部,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2公里,有建筑物數百座,是古瑪雅城市遺址,是古瑪雅文化和托爾特克文化的遺址。“奇琴”意為“井口”,天然井為建城的基礎。現有公路把它分為兩半。南側老奇琴伊察建于公元七至十世紀,具瑪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廟、柱廳殿堂、球場、市場和天文觀象臺,以石雕刻裝飾為主;北側新奇琴伊察為灰色建筑物,具托爾特克文化特色,有庫庫爾坎金字塔、勇士廟等,以樸素的線條裝飾和羽蛇神灰泥雕刻為主。查看詳細
摩艾(Moai),另譯:摩阿儀、摩埃、毛埃,是位于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的一群巨型人像,遍布全島,是智利的旅游景色與世界遺產之一。有些摩艾會被放置在名叫“阿胡(Ahu)”的石頭站臺。關于這些石像的來歷,在島上的原居民連自己也說不清,考古學家們有多種說法,但至今沒有定論。在復活節島的全境內,已知約有887尊的摩艾,多數的摩艾被破壞與推翻倒地。島上也有留下許多未完成的石像。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