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打造東盟農產品中轉平臺: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電(周銳 離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只剩下四個月時間,中國城市加緊與東盟合作。繼廣西,云南后,重慶也展現了其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電(周銳)離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只剩下四個月時間,中國城市加緊與東盟合作。繼廣西,云南后,重慶也展現了其在這個擁有十九億人口新型自由貿易區有所作為的雄心。二十五日,《關于推進中國—東盟(重慶)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在北京簽訂,重慶有望成為東盟農產品進入東亞及北亞市場的中轉平臺。
作為中國京廣線以西唯一的綜合交通樞紐,重慶還擁有中國第一個“水港+空港”保稅區。此外,重慶的生產要素綜合成本僅為東部地區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這些都讓其在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時優勢明顯。
園區所在地官員表示,園區建設不僅會讓重慶成為東盟農產品中轉平臺,也會進一步帶動重慶在農產品、機電產品、石油、礦產、橡膠和其他原材料產業上與東盟的合作。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農業參贊諾萊尼表示,自貿區建成后,馬來西亞將大力推動燕窩、觀賞魚、中草藥、清真肉食品加工等產業的發展。她透露,馬來西亞將在清真食品加工上和重慶展開合作。
重慶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共分為五大版塊,分別為農產品加工區、農產品倉儲物流區、農產品貿易區、綜合服務配套區和商務區。與馬來西亞合作建設的清真食品園就建立在農產品加工區,而與緬甸合作的豆類國際交易區則由農產品貿易區來提供服務。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副秘書長許寧寧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已進入倒計時,企業也應及時根據市場的變化制定相關的策略,從而抓住自貿區帶來的商機。
更多農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農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