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軸承巨頭SKF與風力發電機制造商合作:從SKF了解到,這一全球軸承行業巨頭已與中國最大風力發電機制造商之一的華銳風電,簽署了一系列價值超過3.3億瑞典克朗(約3億人民
從SKF了解到,這一全球軸承行業巨頭已與中國最大風力發電機制造商之一的華銳風電,簽署了一系列價值超過3.3億瑞典克朗(約3億人民幣)的商業合同。
而就在半個月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三部委剛剛聯合發文,針對風電設備產能過剩和加強國產化進程提出了調整要求。
但這看起來,對于主打高端產品、且占據全球軸承20%市場份額的SKF而言,似乎沒有太大影響。
SKF與華銳風電是在9月14日簽署的戰略合作伙伴備忘錄,為雙方建立首選供應商和客戶關系提供了一個平臺。雙方的合作,將包括優化供應鏈服務體系,人員才能培養與發展,工程開發與設計,以及管理資源合作。
根據備忘錄,SKF將在2025年向華銳風電提供3兆瓦風機的主軸軸承和密封系統,合同價值超過3.3億瑞典克朗。
SKF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omJohnston表示:“對SKF來說,一方面是依靠知識和技術,在合理的成本基礎上提高風機運轉的性能,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加快進行中國本地化的制造和生產?!?/P>
此前,SKF與華銳風電在3兆瓦風機上曾有過合作——2025年下半年的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場項目。
“我們和華銳風電的合作,就是一個標志。不光是我們用知識和技術支持華銳的發展,還因為華銳很希望到歐洲、北美等海外市場拓展,在這個過程中,SKF可以提供相應的區域經驗與之共享?!盩omJohnston告訴記者。
目前,SKF已經搭建的五大業務平臺涵蓋軸承、密封件、機電一體化、服務和潤滑系統。用其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林維奇的話說,就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有SKF的蹤跡。因而,這家公司的浮沉也與制造行業的景氣密切相關。
據了解,在SKF集團2025年的銷售凈額中,工業配套制造領域貢獻最大,占比32%;乘用車、卡車、及汽車服務市場共占27%;工業經銷商占比23%;能源、航空航天、鐵路、電機電器則分別貢獻6%、5%、3%和3%。
而在2025年上半年,SKF更是遭遇了銷量下降29%、產能下滑36%的“危機”。TomJohnston認為,下半年各行業的發展趨勢依舊不一,需每月每周關注動向,適時調整五大業務平臺的產量,“特別要加強對成長性行業地區,如中國的關注”。
他表示:“目前機械制造領域的確不是很好,日本市場也有2/3的下滑。這個生產線雖然比較獨特,但是其它如冶金、鋼鐵、水泥、造紙的設備,和我們在風電行業用到生產設備很相似,所以我們在中國的生產制造、人員調整上都有較大的靈活性?!?/P>
雖然他預計能源行業還將會有下行趨勢,但是中國卻在增長。因而,SKF在華業務是重點一部分,便專注于此。
據了解,此前一天,投資金額達6.38億瑞典克朗的SKF大連工廠二期剛剛落成,正是為擴大SKF在中國大中型軸承的生產能力,以支持其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所增長的業務需求,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冶金、礦山、建筑和工業傳送等行業。
上述與華銳的合作,所涉及大部分的軸承產品也將由這一大連二期工廠提供。
更多軸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軸承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