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亨達集團研發的“抑菌防臭凈化鞋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重點扶持項目,成為我國首個皮鞋行業國家級技改項目。
隨著全球制鞋行業向專業化、社會化、環保化方向發展,中國鞋業的資源消耗型劣勢凸顯。位居產業鏈最低端的中國制鞋業迫切需要大力實施企業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向技術密集型時尚產業轉變。作為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亨達集團長期以來將技術創新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6%投入到研發中來,積累了豐厚的科研成果。305項國家專利技術、27項國家標準見證了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依托企業雄厚的科研實力,亨達集團緊緊圍繞“促進社會就業、拉動經濟增長、調整產業結構”目標,根據國家產業振興規劃,規劃實施了“抑菌防臭凈化鞋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該項目通過抑菌防臭凈化鞋技術、皮革無縫粘接技術、太空防水透氣技術、玻璃纖維與橡膠混合的防滑鞋底材料四項國際領先技術的運用,實現了鞋類高附加值產品的產業化運營。
據了解,上述四項技術均是亨達集團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分別多次榮獲省級和國家級大獎,并均經省級新科技成果和新技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中,皮革無縫粘結技術可將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到17%以上,該技術在全國推廣使用后,按照每雙鞋1.5平方英尺,全國年產皮鞋90億雙計算,年節約皮料可達22.9億平方英尺,按每頭牛出皮量40平方英尺(相當于節約5700萬頭牛),按照每平方英尺皮料25元計算,年節約資金達573億元。該技術還可廣泛應用于箱包、服裝、沙發、汽車座椅等皮革制品上,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曾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發明三等獎”。“太空防水透氣技術”采用自主研發的太空縫合技術,整合新型熱塑性彈性體聚氨酯(TPU)材料,使產品達到防水且透氣的雙重功能,曾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榮譽。抑菌防臭凈化鞋技術和玻璃纖維與橡膠混合的防滑鞋底材料兩項技術通過了省級科技成果和新技術鑒定,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相關專家表示,“抑菌防臭凈化鞋生產線”項目的規劃實施打破了目前行業產品同質化的局面,是對鞋產品由包腳、護腳作用向安全、舒適、保健功能轉變的一次技術變革和升級。該項目通過新建生產廠房,優化整合亨達集團的技術、人才和主要生產設備,可形成年產800萬雙抑菌防臭凈化鞋的生產能力。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產品一流、技術領先、裝備先進,具有一定規模優勢的抑菌防臭凈化鞋專業工廠,對促進社會就業、拉動經濟增長,提高我國鞋業生產的整體水平具有重要的拉動作用。
更多皮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皮鞋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